每到升学季,上海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国际高中怎么选。作为从业8年的教育规划师,我个人觉得了家长最常踩的三个"坑",看完这篇至少能省下10万冤枉钱。
第一坑,盲目追求"洋名字"。上海有40多所国际高中,名字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其实只招外籍生。比如某知名美式高中,每年都有家长误以为能凭成绩入学,说一千,道一万耽误孩子报名时间。
第二坑,只看学费不看隐形消费。浦东某英式高中基础学费25万/年,但马术课、海外研学等项目另收费。建议家长直接问清,校服费是否含在学费里?标化考试培训是否校内提供?
第三坑,忽视课程适配性。徐汇区某IB学校去年有学生转学,就是因为家长没搞懂IB课程需要大量论文写作,而孩子更适合理工科强的AP体系。记住,IB适合全能型学生,A-Level适合偏科生。
实地探校时要重点看三点,食堂是否自主经营(关系到食品安全)、外教流动率(低于20%为佳)、毕业生去向(关注同水平学生的录取情况)。去年闵行某新开学校宣传"100%进前50大学",细看才发现把社区大学也算进去了。
学姐提醒,3月-5月是开放日高峰期,建议至少参观3所学校对比。黄浦区某家长去年就是参加了对比访校后,发现某校宣传的"全英文授课"实际是中英混杂,及时调整了选择。
上海国际高中入学考试真题汇总
一、英语考试,阅读写作是重头戏
国际高中的英语考试难度普遍高于普通初中水平。比如包玉刚实验学校去年的真题中,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纽约客》杂志的科技类文章,要求学生归纳作者观点并分析论证逻辑。写作题则给出“社交媒体是否影响青少年创造力”的辩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议论文。
备考建议,
1. 每天精读一篇外刊文章(推荐《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重点练习概括段落大意。
2. 积累高频学术词汇,比如“sustainability”“globalization”等话题相关术语。
3. 多练观点类写作,注意结构清晰(总-分-总)、例证具体。
二、数学考试,中英双语题灵活多变
上海德威、惠灵顿等学校的数学试卷采用中英双语命题。比如一道几何题可能用英文描述,“Calculate the area of the shaded part in the semicircle”(计算半圆中阴影部分面积),但解题思路需要结合国内初中数学知识。去年某校真题中出现过函数图像与实际应用题结合,比如通过抛物线分析足球射门轨迹。
真题示例,
“某商场促销,满200元减50元,上不封顶。若商品原价x元,实际付款y元,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备考重点,
1. 熟悉数学术语的英文表达,如“quadratic equation”(二次方程)。
2. 加强应用题训练,尤其是结合经济、生活场景的题型。
三、面试环节,真实表达比套路更重要
七宝德怀特、上海美国学校等注重面试表现。考官常问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考察对学校的了解)
“你读过的一本书是什么?”(了解知识面和个人兴趣)
“如果小组合作时出现分歧,你会怎么处理?”(测试沟通能力)
“躲雷”提醒,
有学生为了“高大上”硬背英文演讲稿,结果被追问细节时卡壳。比如有考生提到喜欢《人类简史》,考官追问“作者对农业革命的看法是什么”,结果答不上来。建议结合真实经历,用简单词句清晰表达。
四、科学综合,跨学科思维是亮点
部分学校(如复旦附中国际部)会加试科学综合,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知识。去年一道真题是,“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并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乳酸代谢过程。”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打通学科界限。
突击方法,
1. 复习初中科学重点实验,比如光合作用、电路连接。
2. 关注科技新闻,如碳中和、基因编辑等话题可能成为材料分析题的背景。
五、真题资源哪里找?
1. 学校官网,部分国际高中会公布往年样题(如上海平和双语学校)。
2. 教育论坛,家长帮、知乎上有考生回忆版真题合集。
3. 培训机构,一些机构会整理各校真题,建议先试听再选择。
学姐提醒,刷题时一定要卡时间。比如英语阅读限时20分钟/篇,模拟真实考场节奏。如果需要近几年真题资料,可以私信留言,免费分享给大家~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