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国际化教育的"新星",荟同国际学校这两年成了家长群里的高频话题。上周三我特意走访了位于前海自贸区的校区,正赶上初中部学生用3D打印机制作古建筑模型,高中部的学生则在用全英文辩论"人工智能伦理"。今天咱们就唠唠这所15年一贯制学校的真实情况,重点说说家长最关心的学费、课程和教学特色。
先说大家最在意的学费问题。幼儿园阶段每年18.8万,小学22.8万,初中24.8万,高中26.8万,这个价格在深圳国际学校里属于中等偏上。不过他们的特色是"一费制",校车、午餐、研学旅行这些常见附加项目都包含在内。我对比了周边5所同类学校,发现家长实际年支出反而能省3-5万元。
课程体系采用独特的"三轨并行"模式:1-5年级用IPC国际小学课程,6-8年级开始IB-MYP预备课程,9年级起分设IBDP和美高AP双通道。特别要说的是他们的"深圳基因"课程——初中生要完成大鹏所城文化考察,高中生必须参与前海金融城的商业实践项目。去年有3个毕业生凭深圳本土研究论文被常春藤院校破格录取。
在教学配置上,小学部1:5的师生比确实亮眼,每个班级标配中外双班主任。参观时看到三年级学生在用乐高搭建数学模型,外教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用英文讨论分数概念。高中部的选课系统很有意思,除了常规科目,还能选修无人机编程、珠宝设计这些特色课程,我翻看了选课记录,最抢手的是"商业路演实战"课。
家长最常问的两个问题:一是英语基础弱的孩子能不能跟得上?招生主任给我看了组数据:2023年入学的新生中,有38%来自公立学校,学校会提供定制化的EAL英语强化课程。二是毕业后去向,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首届毕业生67%进入全球前50大学,有个叫李同学的孩子同时拿到帝国理工和港大全额奖学金。
走访当天遇到几位接孩子的家长,有个妈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当初看中他们不搞题海战术,孩子现在周末主动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做项目,这种学习内驱力多少钱都买不来。"不过也有家长反映课外兴趣班名额紧张,需要提前两个月预约。
深圳荟同国际学校入学考试考什么?最新备考门道
不少家长朋友在打听深圳荟同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情况,特别是2024年招生季临近,大家最关心孩子到底要准备哪些内容。今天就结合往年考情和最新动态,给大家唠唠嗑,说说实际备考中要注意的那些事儿。
一、英语能力:听说读写都要硬核
英语是国际学校的通用门槛,荟同的英语考试尤其看重实际应用能力。初中部入学通常要求词汇量在4000+,高中部需要达到6000左右。去年有家长反馈,阅读题出现过《纽约时报》青少年版的科普文章,写作部分要完成观点论述或故事续写。建议孩子平时多刷原版书,比如《Wonder》《Holes》这类中学必读书目,同时每天坚持15分钟英语日记,练手速和逻辑。
听力部分别光依赖刷题,可以试试TED-Ed的5分钟科普视频,先盲听再对照字幕,重点抓主旨和细节。口语面试常问的话题有:“如果你能发明一样东西,会是什么?”“描述一次团队合作的经历”——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考官更在意表达的逻辑性和用词精准度。
二、数学考试:别被双语题目唬住
数学试卷是中英双语出题,但知识点和深圳本地课程大纲基本同步。六年级入学可能会考分数运算、几何面积计算;九年级重点在函数图像、一元二次方程。去年有道题挺有意思:“用方程式描述奶茶店第二杯半价的优惠活动”,考的就是数学建模思维。
建议提前熟悉数学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比如isosceles triangle(等腰三角形)、quadratic function(二次函数)。平时练习可以买新加坡数学教材《MC Maths》,里面的应用题和荟同出题风格很像。
三、面试环节:真诚比套路更重要
学生面试通常是外教一对一交流,15分钟左右。遇到过孩子背模板答案被考官打断的情况,老师更希望听到真实想法。比如问到“为什么选择荟同”,与其说学校排名,不如聊聊具体喜欢的课程设计,比如他们的跨学科项目制学习(比如用3D打印技术还原古代建筑)。
家长面谈别忽视,学校特别看重家庭教育理念是否与校方契合。有个细节要注意:去年有家长被问到“如何看待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回答时既要体现开放态度,也要强调规则意识,比如可以提到家庭约定的“周末游戏时间管理方案”。
四、2024年备考新动向
今年招生办老师透露会增加情景测试环节,比如小组合作完成简单任务(如用意大利面搭塔),观察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艺术特长展示从选考变为必考项,不需要专业级别,但要有能体现个人特色的作品,哪怕是手账本、摄影集都可以。
备考时间安排上,建议提前6个月开始准备英语基础,3个月专项突破数学,面试模拟放在考前1个月。每周保持2次模考,用手机录下口语回答,回放时重点听有没有重复卡顿的问题。
亲情提示大家留意官网报名时间,通常每年10月开放次年秋季入学申请,需要准备在读证明、推荐信(班主任或课外导师)、近两年成绩单(需翻译公证)。如果孩子目前就读公立学校,寒假期间重点突击英语学术写作,很多孩子卡在科学报告写作上,比如如何描述实验步骤、分析数据图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