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后台私信问我:"海淀凯文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听说今年学费又涨了?"作为实地探访过该校3次的业内人士,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这所北京老牌国际学校的真实情况。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2024年海淀凯文国际学校最新收费标准:国际小学部22.8万/年,国际初中部25.5万/年,国际高中部26.8万/年。相比去年确实有5%-8%的涨幅,不过对比顺义、朝阳的同档次学校,这个价格还算在合理区间。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费用不包含校车(1.2-1.8万/年)、定制校服(6800元/套)和海外游学项目。

课程设置方面,小学部主打沉浸式双语教学,每天下午3点后开设马术、编程、戏剧等40多门素质课程;初中开始引入剑桥CHECKPOINT课程体系;到了国际高中阶段,既有IBDP课程也有美国AP课程可选。特别要提的是他们的"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除了班主任,还配有海外升学指导老师,这点对准备留学的家庭特别实用。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选择海淀凯文?从我接触的在校生家长来看,主要有三类:一是海淀区重视素质教育的科技新贵家庭;二是计划初高中阶段转轨国际教育的公务员家庭;三是看重12年一贯制培养的海外归国人员。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较高,小学三年级转学过来的孩子,最好有KET以上的英语水平。

入学考试要过三关:MAP机考(主要考数学和阅读)、英文面试(外教1对1交流)、家长面谈。今年新增了"校园体验日"环节,让孩子实际参与半天课程,老师会观察孩子的适应能力。建议备考时重点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数学难度相当于重点学校超前半年进度。

食堂是家长圈里有口皆碑的亮点,中西餐比例7:3,每周公示食材溯源信息。寄宿生晚上有2小时晚自习,周末留校的话会组织城市探索活动。不过要注意,学校位于海淀北部的环保园,自驾接送高峰期容易堵车,建议选择校车线路。

听到最中肯的家长评价是:"海淀凯文不像顺义学校那么'国际范',但学术抓得紧,特别适合想走'两条腿走路'的家庭。"确实,这里既有国际学校的创新教育,又保留了公立体系的严谨学风。

海淀凯文和朝阳凯文有什么区别?在读家长说透三大关键差异

海淀凯文和朝阳凯文有什么区别?在读家长说透三大关键差异

一、地段不同,家长圈子的“画风”差挺大

海淀凯文扎根在海淀区,周围高校云集,清华、北大、中关村科技园就在附近。这里的家长群体里,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占比更高,整体氛围偏“学术派”。不少家长直言:“选海淀凯文,就是看中这块地儿的文化底蕴,孩子从小接触的同学家庭,多少带点书香气。”

朝阳凯文位于朝阳区国际化的核心区域,靠近使馆区和望京商圈,外企高管、海外归国家庭更多。一位朝阳家长开玩笑:“学校开放日碰到的家长,聊着聊着就蹦英文单词,还有人我就直接说打算初中送孩子去新加坡读。”这种环境下,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国际视野和社交能力。

二、课程安排“一个偏理,一个偏文”

虽然两校都主打双语教学,但课程重点各有侧重。

海淀凯文的理科资源更突出,小学阶段就开设机器人、编程等STEM课程,中学阶段频繁组织学生参加奥赛、科技创新比赛。有家长提到:“孩子五年级就能跟着老师做简单的项目实验,班里不少同学的目标是冲国内外的理工科强校。”

朝阳凯文则在人文艺术方面下功夫,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课程选择丰富。学校每年举办国际艺术节,邀请海外艺术家驻校交流。一位家长分享:“女儿在朝阳凯文学了三年戏剧,现在能自信地用英文演话剧,这是当初没想到的收获。”

三、校园氛围:一个“规矩分明”,一个“自由生长”

从家长反馈看,海淀凯文的管理相对严格,比如校服穿着、作息时间、作业提交都有明确规范。一位海淀家长说:“老师对学习进度抓得紧,每周都有小测,适合需要督促的孩子。”

朝阳凯文则更注重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兴趣社团,甚至参与课程设计。有家长举例:“孩子喜欢摄影,老师就帮他联系了校外摄影师做指导,对了还办了个人作品展。这种自由度在海淀凯文可能难实现。”

其他细节对比

班级人数:海淀凯文平均每班25人左右,朝阳凯文约20人,师生比略低。

硬件设施:两校条件都不错,但朝阳凯文的艺术楼、剧场更新,海淀凯文的实验室、图书馆资源更充足。

升学方向:海淀凯文学生申英美理工科院校的更多,朝阳凯文毕业生偏向艺术类、社科类专业。

所以,到底选海淀还是朝阳?关键看孩子适合哪种风格。如果娃是“小学霸”,喜欢钻研,海淀凯文的学术环境更能激发潜力;如果孩子兴趣广泛,性格外向,朝阳凯文的开放氛围或许更适合。建议家长带孩子参加两校的开放日,亲身感受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