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后台问我:"深圳国际学校这么多,瑞得福到底靠不靠谱?一年20多万的学费值不值?"作为走访过30+国际学校的教育博主,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研友们儿掰扯掰扯。
先说课程体系,瑞得福主打美式AP课程,但跟其他国际学校有个明显区别——他们用的是美国本土教材。我特意对比过,数学课本和加州公立高中用的是同一版,这点挺实在。不过要注意,他们初中部是双语过渡,到了高中才全英文授课,这对英语基础弱的孩子可能是个坎儿。
再说家长们最关心的学费问题。小学部18.8万/年,初高中22.8万/年,这在深圳国际学校圈子里算中等价位。但要注意,这钱可不包伙食费和校车费!我算过账,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实际开支可能要比标价多出3-5万。不过他们有个隐形福利——每周三下午的免费素质课,从马术到编程随便选,这点倒是挺划算。
硬件设施方面,40亩的校园在关外算宽敞,但跟市区那些国际学校比就差点意思。实验室设备倒是齐全,特别是他们那个STEAM教室,3D打印机就有5台。宿舍是四人间带独立卫浴,不过没有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低年级家长得考虑这点。
关于升学率,去年毕业生80%进了美国前50的大学,这个数据在深圳能排进前五。但要注意,他们主申美国方向,如果孩子想走英国G5或者香港大学,可能得额外补课。我认识个家长,孩子在这读了6年,对了申到纽约大学,但光SAT培训就额外花了15万。
说一千,道一万给想报名的家长提个醒:入学考试英语难度比中考高两个档次,数学反而简单。建议提前半年准备英语,特别是写作部分。去年有个孩子笔试过了,面试时因为说不出三个喜欢的英文作家被刷下来,特别可惜。
国际学校一年学费20万,到底贵在哪?
一、师资成本:外教工资占大头
国际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外籍教师,工资普遍比普通学校高出一大截。比如北上广深的外教,年薪普遍在30万-60万之间,还要包住房、机票、子女教育补贴。这还不算完,学校还得给老师交高额社保、买商业保险。
有的家长可能纳闷:“国内老师不行吗?” 其实国际课程(比如IB、A-Level)必须由持证外教授课,光培训一个IB老师就得砸进去十几万。学校为了保持师资稳定性,还得年年涨薪留人,这笔开销最终都摊到学费里。
二、硬件设施:烧钱的无底洞
走进任何一所国际学校,最先冲击眼球的绝对是硬件:恒温泳池、剧院、马场、3D打印实验室都是标配。北京某知名国际学校,光实验室设备就花了2000多万。
这些设备还不是买了就完事——实验室要定期更新器材,剧场要维护灯光音响,连草坪都得请专业团队养护。苏州一家学校的家长就吐槽:“每年交的设施维护费,都够买辆宝马了!”
三、课程资源:买版权像买白菜
国际课程可不是想开就能开,光IB课程的授权费就要几十万,每年还要交年费。AP课程每开一门就得向美国大学理事会交钱,上海某学校开了20门AP,光这门支出就上百万。
更烧钱的是考试费用:IB大考每科报名费1000多,考砸了想重考?不好意思,再交一遍钱。这些成本学校可不会自己扛,说一千,道一万都算在学费里。
四、隐形开销:课外活动才是吞金兽
你以为20万就是全部?太天真了!国际学校动不动就组织去南极科考、非洲做义工、瑞士滑雪集训。北京某学校组织的北极科考团,两周直接刷掉8万。
社团活动也不便宜:想学马术?一节课800起;搞机器人竞赛?买套零件就得上万。这些项目虽然自愿参加,但别人家孩子都去,你家娃能不去?
五、小班教学:人越少钱越多
普通公立校一个班50人,国际学校敢只收15人。人少了,人均成本立马翻倍。成都某国际学校校长说过大实话:“要是我们也招50人一班,学费能砍一半,但家长就要嫌我们不够‘高端’了。”
这种模式确实有效果:外教能盯着每个学生改作业,升学指导老师每周一对一谈话。但享受这种VIP服务的前提,就是家长得掏够钱。
六、认证牌照:花钱买“金字招牌”
想挂着“国际学校”的名头,得先拿到各种认证:CIS、WASC、NEASC…每个认证都要交数万美金,还得隔几年重新认证。深圳某学校为拿全三个认证,前后花了300多万。
这些认证可不是摆设——有牌子的学校毕业生申请名校更有优势,所以学校拼了命也要拿到。这笔钱,当然还是家长买单。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花这么多钱图啥?” 其实家长们心里有本账:从幼儿园读到高中,15年下来300万打底,为的就是让孩子绕过高考独木桥,直通世界名校。北京某重点国际学校的毕业生里,90%进了全球前100大学,这个数据确实让很多家长咬牙掏腰包。
当然值不值,还得看各家情况。有的孩子在这里如鱼得水,有的却水土不服。但无论如何,这20万一年的学费单子摆在那儿,家长们可得掂量清楚:咱买的不仅是教育,更是个通往另一种人生可能的门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