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很多家长私信咨询:"广州誉德莱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学费贵不贵?我家孩子读国际小学还是初中合适?"作为实地探访过该校3次的择校顾问,我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真实情况。

先说家长最关心的学费问题。2023年最新标准显示,幼儿园阶段每年约18万,小学部22万起步,初中部24万左右,到了国际高中阶段(IB课程)直接涨到28万/年。这个价位在广州国际学校梯队里属于中等偏上,比纯外籍子女学校便宜15%-20%,但比双语学校贵出一截。

课程设置方面确实有优势,幼儿园到高中实现IB全体系覆盖。特别要提他们的PYP小学项目,采用主题探究式教学。上次参观时看到三年级学生在用乐高搭建社区模型,老师引导他们用中英文讨论城市规划,这种玩中学的模式特别适合低龄段孩子。

初中部的MYP项目强调跨学科融合,有个特色是"个人设计项目"。去年有个学生用3D打印技术制作盲文学习工具,还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这种实践机会在普通国际初中很少见,算是他们的隐形优势。

高中部的DP课程升学成绩亮眼,2022届毕业生85%进入全球TOP100大学。不过要提醒家长,该校IB平均分34分左右(满分45),比广深头部国际学校低2-3分。建议理科特长生重点关注,他们的物理和化学竞赛辅导比较强,去年有学生拿过英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

师资方面中外教比例3:7,外教主要来自英美澳,平均教龄8年以上。但有个现象要注意:小学部中文老师流动性较高,近两年有3位资深教师离职。建议家长参加开放日时重点观察班级是否频繁更换班主任。

硬件设施我给打85分,标准配置都有:恒温泳池、黑匣子剧场、STEAM实验室一应俱全。但校园面积只有40亩,比起隔壁某外国语学校的百亩校区,户外活动空间略显局促。不过胜在地铁21号线直达,对于住天河、黄埔的家长来说接送方便。

说一千,道一万给不同家庭几点建议:

1. 预算充足且重视IB连贯性的家庭优先考虑

2. 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建议初中阶段转入(他们的视觉艺术课程配备专业画廊)

3. 打算走高考路线的慎选(学校没有普高学籍)

4. 二娃家庭可关注"手足优惠"政策(每学年减免5%学费)

广州国际学校伙食费对比:哪家食堂最靠谱?

广州国际学校伙食费对比:哪家食堂最靠谱?

贝赛思国际学校:贵得有底气?

贝赛思的伙食费一直是家长群里讨论的“焦点”。一年餐费大约2.5万-3万元,包含早餐、午餐和下午茶。学校采用自助餐形式,中西餐搭配,每周菜单会提前公布。有家长反馈,食材品质确实不错,比如三文鱼、牛排这类“硬菜”常出现,但口味偏西式,低年级孩子可能吃不惯。不过,也有家长吐槽:“这个价格,都能在外面吃高档餐厅了,性价比见仁见智吧。”

广州英国人学校:纯正英伦风,吃得习惯吗?

英国人学校的餐费按学年收取,大概在1.8万-2.2万元之间。食堂主打英式餐饮,比如炸鱼薯条、烤豆子、蔬菜沙拉,偶尔也会加入东南亚或中餐元素。虽然学校强调食材由有机农场直供,但不少中国家长觉得“花样少,热量高”。一位妈妈直言:“孩子去了半年,回来天天念叨麻辣烫,老外的饮食风格还是不太接地气。”

ULC&NCPA:中西合璧,选择多但价格不低

ULC和NCPA作为同集团下的学校,伙食费每年约2万元,采用充值刷卡制。食堂分中餐、西餐、面食等多个窗口,比如叉烧饭、意面、拉州牛肉面都能选。优点是种类丰富,学生可以按喜好搭配;缺点是高峰期排队时间长,而且单点价格偏高。有家长算过账:“男孩子饭量大,一顿吃30块很正常,一个月下来自己还得额外充钱。”

耀华国际学校:性价比之王?

耀华的伙食费相对亲民,一年约1.2万-1.5万元,提供两餐两点(早餐、午餐、上午点心和下午水果)。菜单以粤菜为主,比如清蒸鱼、老火汤、白切鸡,搭配少量西餐。家长普遍反映“口味清淡,适合本地孩子”,而且食堂每天公布食材来源,安全性比较透明。不过,高年级学生偶尔会抱怨“菜品重复率高,吃久了有点腻”。

其他学校简评

斐特思公学:年餐费约2.5万,主打高端定制餐单,甚至有营养师配餐服务,但名额有限,需要提前申请。

誉德莱国际学校:餐费1.6万左右,特色是每周一次主题美食日(比如日本寿司周),但日常菜品比较常规。

天河爱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自助餐形式,年费约2.8万,海鲜和进口水果供应充足,适合对食材要求高的家庭。

怎么判断食堂靠不靠谱?

1. 实地试吃:很多学校开放日会提供试餐,别光看菜单,亲自尝味道最重要。

2. 看剩饭率:放学时观察食堂垃圾桶,如果剩菜多,大概率是口味不行。

3. 打听加餐政策:有些学校允许学生额外付费加菜,适合饭量大的孩子。

4. 关注过敏处理:正规国际学校会标注过敏原,并提供特殊餐食(如无麸质食品)。

说一千,道一万说两句

广州国际学校的伙食费,从1万多到3万不等,贵的不一定最好,便宜的也不代表差。比如耀华走实惠路线,适合看重性价比的家庭;贝赛思和爱莎适合对食材挑剔的家长;而英国人学校则更适合饮食偏西化的孩子。建议家长们别光看价格,多问问在读学生的真实感受——毕竟孩子吃得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