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择校是每个家庭的大事,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升学方向。笔者整理了全球最具参考价值的50所国际高中信息,手把手教您看懂学校排名门道。

全球排名前三甲常年被瑞士萝实学院、英国伊顿公学、美国菲利普斯安多佛中学包揽。这些"常青藤预备校"不仅提供IB/A-Level双课程体系,更以高达98%的本科直通率著称。但要注意的是,顶尖学校每年在华招生仅5-8人,申请难度堪比爬藤。

亚洲区表现亮眼的新加坡华侨中学和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其毕业生65%能进入QS前50大学。这两所学校特别适合英语基础扎实,且计划在亚洲升学的学生。学费方面,香港学校年均约25万,比瑞士校区便宜近一半。

选校时建议重点看三个指标,近3年毕业生去向、核心师资保留率、特色课程设置。比如德国巴伐利亚国际中学的机械工程预科班,就与慕尼黑工大有定向培养协议。家长不必盲目追求榜单名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国际学校奖学金申请全攻略

国际学校奖学金申请全攻略

一、什么样的孩子能申请奖学金?

很多人以为奖学金只看成绩,其实国际学校的奖学金更像“综合能力大考”。除了学科成绩(比如雅思6.5+/托福100+、校内GPA 3.8以上),还要看这些,

特长优势,钢琴十级不如会编曲,足球校队不如组织过公益赛事。学校更看重孩子用特长创造过什么价值。

家庭背景,部分奖学金项目会优先考虑单亲、多子女或家庭年收入低于30万的家庭(需提供税单或银行流水)。

独特经历,比如在山区支教时设计过教学方案,疫情期间发起过社区互助项目。

举个真实例子,深圳某国际学校去年获奖的学生,用3D打印技术帮残障同学改造课桌,这个实操案例比奥数金牌更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二、申请材料准备清单(照着做不踩坑)

1. 成绩证明别只会交分数单

附上老师评语截图(比如Google Classroom里的互动记录)

如果是转学生,原学校校长推荐信比成绩更重要

2. 个人陈述避开三大雷区

✖️ “我从小立志当科学家”(太假)

✔️ “去年在菜市场发现商贩用不同单位的秤,我用数学建模帮社区做了计量对照表”

用具体事件+数据+成果的公式写(例,通过XX行动,影响了XX人,节省了XX成本)

3. 推荐信要找对关键人

体育老师可能比班主任更有说服力(如果孩子擅长团队项目)

校外导师推荐信加分秘诀,附上合作时的邮件往来或活动照片

三、面试环节的“潜规则”

1. 家庭面谈必考题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回答要具体到某位校友案例或课程特色(比如,“我看过2022届毕业生Lucas用AI做自闭症儿童沟通器的项目,这和我的机器人研究方向一致”)

家长切忌说“听说你们升学率高”,改成“我们认同学校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

2. 学生实操测试小心机

小组讨论时主动递白板笔、整理桌面细节会加分

遇到不会的问题?试试反问,“我可以举个类似经历来说明吗?”

四、90%家长不知道的捡漏技巧

1. 关注“冷门奖学金”

艺术类奖学金常年申请人数不足(比如油画、雕塑方向)

小众语言优势,会荷兰语、希伯来语的孩子可以试试欧洲国际学校

2. 时间节点比努力重要

每年3-4月第二批补录阶段竞争更小(很多家庭以为只有秋季开放)

周一早上提交材料更容易被留意(避开周五下午的申请高峰)

3. 主动创造联系

带孩子参加学校开放日的义卖活动,混脸熟比递材料有用

在社交媒体@学校账号分享孩子相关成就(别直接发私信求关注)

五、这些坑千万别踩

迷信“保录机构”,某北京机构收20万承诺拿奖学金,结果用PS造假活动记录,学生被查出后永久拉黑

临时抱佛脚,钢琴突击考级证书会被质疑(看学习年限和老师评语时间)

忽视隐性成本,有些奖学金要求每周参加社团服务,住得远的孩子反而更耗时间

学姐提醒一句,奖学金申请就像谈恋爱,既要展示自己多优秀,更要证明你和学校有多合适。准备好材料只是第一步,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你和其他申请者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