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到底靠不靠谱?"这是在考研圈被讨论最多的问题。作为从业7年的留学规划师,今天我用三组真实数据和20个在读学生的真实经历,手把手教你在2025年选机构不踩雷。

先看硬指标:新航道2024年服务的研究生申请者中,87%拿到了QS前100的offer,这个数据在业内属于中上水平。但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理工科申请成功率比商科低18%,特别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去年有5个学生被梦校拒签。

收费方面确实存在两极评价。北京某211高校的张同学说:"3万8的保录套餐确实拿到了曼大offer,但文书修改要额外收费"。而武汉大学的李同学则吐槽:"签约时说好的全包服务,后期每个环节都有增项费用"。

最值得关注的是师资流动问题。根据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新航道2023年教师离职率高达32%,这意味着签约时的顾问很可能中途换人。广州的王同学就遇到过半年内换了3个顾问的情况,差点耽误申请进度。

给2025年考生的建议:

1. 一定要签补充协议明确中途换顾问的解决方案

2. 文书服务必须包含至少3次修改机会

3. 警惕"背景提升"附加项目,很多实习证明其实没有含金量

4. 优先选择有院校合作资源的机构,特别是想申G5院校的

有个新趋势: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半DIY模式"。只购买文书润色和面试指导服务,这样既能节省2-3万费用,又能掌握申请主动权。新航道今年也推出了这类灵活服务包,适合有时间自己操办流程的同学。

亲情提示大家:任何机构都有成功和失败案例,关键要看自己的背景匹配度。建议先做免费评估,再决定是否签约。千万别被"保录取"的承诺迷惑,正规机构从不敢保证100%申请成功。

留学中介怎么选才能不踩雷?2025年最新“躲坑”攻略

留学中介怎么选才能不踩雷?2025年最新“躲坑”攻略

第一步:先查“底细”,别光听忽悠

甭管对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先查资质!正规中介必须要有教育部认证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这个可以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查到名单。另外,记得让机构出示营业执照,重点看成立时间和经营范围。

2025年开始,部分国家更新了合作留学机构的备案要求,比如英国、澳大利亚的部分高校只接受指定中介的申请。提前上学校官网查合作名单,能帮你筛掉一批“野鸡中介”。

第二步:服务内容要抠细节

很多中介一开始只说“全包服务”,但具体包啥根本不提。这时候一定要问清楚:

1. 文书修改次数有限制吗?(最好不限次)

2. 顾问老师是1对1还是流水线作业?

3. 申请账号和邮箱能不能自己登录查看?

4. 如果申请失败,有没有补救方案?

尤其注意“背景提升”这类附加服务。有些机构会忽悠你花几万块买实习、科研项目,其实含金量可能还不如自己找的资源。

第三步:看案例别只看名校

很多中介喜欢晒哈佛、牛津的offer,但这些案例可能是“攒”出来的,甚至造假。重点看两点:

1. 真实可验证:要求看完整版offer截图(带学生姓名、专业)、申请时间线。

2. 匹配度:比如你背景是双非院校,却总给你推985学生的案例,这明显不靠谱。

一个小技巧:直接问顾问“你们去年接过和我背景类似的学生吗?最终去了哪儿?”如果对方支支吾吾,赶紧撤!

第四步:合同藏着大坑,逐条核对

签合同前一定要逐字逐句看,重点关注:

退费条款:申请失败退多少?不同学校的退费比例一样吗?

隐形消费:加申学校要不要加钱?签证辅导另收费吗?

服务截止时间:是不是拿到签证就结束?后续租房、接机管不管?

遇到过学生因为合同里写“协助申请奖学金”,结果中介只是转发了一封邮件了事。所以模糊的表述一定要让对方写具体!

第五步:别迷信“大机构”,口碑更重要

大机构≠靠谱,反而可能因为学生太多导致服务缩水。多去某瓣、某乎搜真实评价,尤其注意差评里的细节:比如“顾问中途离职没人管”“文书拖了三个月”。

如果能找到用过同一家机构的学生,直接问体验。现在很多大学都有留学互助群,进去蹲一蹲能挖到不少真实反馈。

第六招:价格不是越贵越好,性价比是关键

2025年主流国家的中介费参考:

英国/香港:1.5万~2.5万(G5院校额外加价)

美国:3万~6万(社区大学申请可能低于2万)

澳洲/新西兰:1万左右(很多学校免中介费)

如果对方报价远高于市场价,却说不清贵在哪儿,大概率是智商税。反过来,超低价也要警惕——可能用模板文书糊弄,或者后期疯狂加钱。

亲情提示:别被“保录协议”洗脑

某些中介会承诺“保录取,不进名校全额退款”,但仔细一看协议,要求你同时申请20所保底学校。对了哪怕进了排名垫底的学校,也算他们“成功”。记住:真正的靠谱中介会帮你合理规划,而不是打包票。

选中介这事儿,说到底就一句话:多做功课,少拍脑袋。把每一环节抠明白了,踩雷的概率自然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