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私信都在问:"听说日本留学回来特别好找工作,我打算2025年毕业回国发展,这事靠谱吗?"作为在日本读完修士又回国工作3年的老学长,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
先说个扎心数据:去年日本回国留学生里,有42%的人半年内没找到理想工作。我室友小林就是个例子,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回国面试时HR我就直接说:"我们更倾向英美毕业生"。不过别急着慌,我身边也有朋友回国拿30万年薪的,关键得看你怎么准备。
第一个忠告:专业选择比学校排名更重要。这两年国内游戏公司抢着要会Unity的程序员,有个大阪电气通信大学的朋友,虽然学校排名200开外,但人家毕业前就拿到网易的offer。反观某些名校文学部毕业生,回来只能去培训机构当日语老师。
第二个忠告:实习千万别拖到毕业前。建议最晚研一暑假就要开始找实习,日本乐天、LINE这些公司每年都有中国留学生的实习名额。我认识个东大妹子,就是在三菱UFJ实习期间学会了国内银行急需的金融科技系统操作,回来直接空降某股份制银行总行。
第三个忠告:考证要趁早。特别是想进日企的朋友,别以为会日语就万事大吉。现在国内日企更看重"日语+N",比如日商簿记2级、FP技能士这些证书。我回国前考了J.TEST商务A级,面试时主管我就直接说这个证书抵得上3年工作经验。
说到薪资,根据猎聘网最新数据:日本回国应届生平均起薪是9850元,但IT类能冲到1万8。有个筑波大学情报学部的学弟,去年回国进了字节跳动,现在年薪已经35万了。不过要提醒大家,千万别信"日本留学回来工资翻倍"这种鬼话,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力。
对了给2025年毕业的同学划个重点:现在开始关注国内招聘网站对应届生的定义(很多企业卡毕业两年内),提前半年联系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认证,最好毕业前搞定N1证书(现在考试名额越来越难抢了)。记住,回国找工作就像赶新干线,错过一班就得等好久。
日本留学回国就业现状:2025年哪些专业更吃香?
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
日本在机器人研发、半导体技术等领域一直走在全球前列,比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实验室经常搞出“黑科技”。国内这几年对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分析的需求只增不减。尤其是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这些领域,企业抢人抢得凶。有日本扎实的工科底子,加上实际项目经验,回国进大厂或独角兽公司,优势很明显。
二、环保与新能源技术
国内“双碳”目标不是说着玩的,新能源车、光伏、氢能源这些产业已经卷成红海,但技术岗依然缺人。日本在环保技术上的积累不用多说——垃圾分类全球最严,氢能源汽车满街跑,这些经验对国内企业来说就是“教科书”。学环境工程、能源系统的同学,如果参与过日本企业的研发项目,回国后往车企、能源公司或者环保机构投简历,机会一大把。
三、医疗与健康管理
老龄化问题中日两国算是“难兄难弟”,但日本在养老护理、医疗器械、慢性病管理方面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模式。国内现在不少城市开始试点社区养老,私立医院和健康管理机构也越开越多。如果你读的是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甚至营养学,回国后往高端医疗、健康科技公司方向找,薪资和发展空间都比普通岗位高出一截。
四、动漫与游戏设计
日本的动漫、游戏产业有多强,不用多解释。关键是国内这两年游戏行业、短视频平台疯狂砸钱做原创IP,杭州、成都、广州遍地是动漫工作室。学角色设计、3D建模、游戏引擎开发的,尤其是有参与过日本知名公司项目经验的,回国后很容易被大厂“盯上”。哪怕不进大公司,接外包或者自己开工作室,变现的路子也多。
五、国际贸易与跨境业务
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一直紧密,尤其是RCEP生效后,跨境电商、物流、中日联合品牌运营这些领域机会更多。比如日本的美妆、食品在国内电商平台卖爆,而中国的智能家居、新能源产品也在日本铺货。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同学,如果懂日语、熟悉两国商业规则,进相关企业做跨境业务,妥妥的“双向加分”。
六、小众但吃香的专业
还有一些看似冷门的方向,实际需求正在冒头。比如:
农业技术:日本精细化农业+国内乡村振兴政策,搞有机种植、农业物联网的人才稀缺。
文化创意:博物馆策展、传统工艺现代化(比如把漆器、和纸设计成潮流单品),国内文创园区很愿意招这类人才。
心理学:日本在心理咨询、职场压力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国内互联网大厂和高校逐渐重视员工心理支持,相关岗位开始增加。
说一千,道一万说两句
选专业不能光看热度,还得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行业实际。比如同样是IT,有人擅长写代码,有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在日本留学期间多实习、多接触行业资源,回国找工作才能把“留学牌”打成王炸。另外,日语能力尽量往N1冲,英语也别丢——很多日企在国内的分公司,或者中日合资企业,对双语要求越来越高。
2025年的就业市场,技术类、健康类、文创类专业的留学生会更吃香,但关键还是得“手里有活,眼里有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