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25年留学季临近,身边不少朋友开始犯愁,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要花多少钱?中介说的那些坑真的存在吗?作为“懂行的人”,今天就跟童鞋们儿唠唠最实在的六件大事。

第一件事,赶紧查护照有效期。上个月刚有个学弟吃了大亏,临到办签证才发现护照只剩5个月,加急补办多花了2000块。记住,护照有效期必须覆盖整个留学期间+回国后半年,现在就去翻翻抽屉吧!

第二件事,别被语言班忽悠了。某机构推出"“抱过”班"收费8万,结果30个学生里28个没达标。其实雅思/托福完全能自学,重点刷官方真题库。有个小技巧,把手机系统语言改成英文,每天刷30分钟海外新闻,三个月后阅读速度能快一倍。

第三件事,体检报告要趁早。特别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同学,比如美国要求MMR两针间隔28天。建议提前4个月去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避开暑假高峰期。去年小王就是卡在疫苗时间,差点错过入学。

第四件事,租房别只看照片。伦敦出现新型租房骗局,用虚拟看房软件伪造房源。教大家个绝招,要求中介举着当日报纸视频看房,或者找当地华人超市代看,付200块跑腿费比被骗押金划算多了。

第五件事,换汇要盯紧汇率。下载个XE Currency软件设提醒,英镑波动大,抓住8.3以下的窗口期分批换。千万别在机场换,上周浦东机场英镑汇率比银行贵0.7,换1万镑亏7000块!

第六件事,行李必备三件套。转换插头买全球通用版,某宝50块的比超市200块的好用;压缩袋带10个以上,国外1个卖10欧;常用药按三个月量备齐,国外感冒药见效慢。千万别带火锅底料,海关抽查率超高!

留学体检最容易漏掉的项目清单

留学体检最容易漏掉的项目清单

一、肺结核检查(TB Test)

很多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会强制要求肺结核检测报告,但不同地区的指定体检机构名单可能每年更新。有人直接跑去普通医院做检查,结果报告不被认可,白白浪费钱。一定要提前查清,

1. 目的国认可的国内检测机构名单(通常在大城市);

2. 报告有效期(一般是6个月),算好时间别过期;

3. 如果曾经感染过肺结核,提前准备病历和康复证明。

二、疫苗补打证明

小时候的疫苗本千万别乱丢!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会要求提供麻疹、腮腺炎、风疹(MMR)或百白破(Tdap)等疫苗记录。问题来了,

找不到小时候的接种本?赶紧去社区卫生中心补开证明;

水痘疫苗如果没打过或没出过水痘,有些学校会要求补打;

新冠疫苗证明现在虽然不是必须项,但建议带上英文版备查。

三、尿常规别大意

尿检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因为熬夜、喝水少导致指标异常(比如尿蛋白+)。一旦结果不合格,可能需要复检甚至进一步排查肾病。建议,

体检前3天清淡饮食,避开火锅、海鲜;

体检当天早晨空腹但别不喝水,接中段尿更准确。

四、血液检查里的“隐藏项”

常规血检包含肝功、艾滋、梅毒等项目,但有些国家会额外要求查“丙肝抗体”或“血型”。比如日本部分学校明确要求血型报告,如果漏了还得再跑一趟。

五、视力、听力别糊弄

欧美国家体检表里常有“视力、听力”检查项。很多人觉得“不就是看个字母表吗”,结果敷衍了事。如果表格要求填写具体数值(比如矫正视力),而医生只写“正常”,可能会被要求重新补材料。

六、既往病史主动报

骨折手术、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史……这些要不要申报?原则是,

如果对方明确要求填写既往病史,必须如实写,并提供病历翻译件;

不主动提但被查到隐瞒,可能影响签证。比如美国签证官若发现未申报抑郁症病史,可能质疑留学适应性。

七、地方病筛查

去非洲、南美洲留学的同学注意!体检中心通常默认不查疟疾、黄热病抗体,但这些地区可能要求提供预防接种证明(比如黄热病小黄本)。建议提前联系使馆确认。

八、表格填写别手懒

体检报告的填写格式很关键!比如,

英文表格的姓名要和护照完全一致,别写缩写;

医生签名处必须盖章+手写签字,缺一不可;

照片尺寸和背景颜色按对方要求准备(比如美国用2寸白底)。

学姐提醒,体检报告不是当场就能拿,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尽量提前预约,避开暑假高峰期,预留足够时间应对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