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做留学顾问的老同学吃饭,听到个劲爆消息,2025年至少有8家知名留学机构要大改薪酬体系!特别是顾问岗的业绩提成,有家公司直接把签约奖金从3%涨到8%。更夸张的是某头部机构推出"阶梯式提成",连续三个月达标就能解锁更高比例,有人光提成就能拿月薪两倍。
为什么突然集体调薪?业内朋友透露了三个关键原因,首先是疫情后留学市场回暖,光今年上半年咨询量就比去年同期涨了40%;其次是新出台的《留学中介服务规范》要求持证顾问比例必须达80%,专业人才变得抢手;最重要的是同行竞争白热化,某老牌机构为留住金牌顾问,直接开出"保底年薪+上不封顶提成"的组合拳。
不过要提醒大家,高提成背后都有硬指标。比如某机构要求顾问每月必须完成5个有效咨询,2个签约才算达标。还有的机构把服务质量纳入考核,客户投诉两次就直接扣发当月奖金。有个在行业干了5年的朋友个人觉得,"现在既要当销售冠军,又要当文书专家,还得24小时在线当心理辅导员。"
准备入行的朋友注意三点,第一看提成结算周期,有的机构压3个月业绩才发;第二问清客户分配机制,新人能不能拿到优质资源;第三查企业资质,去年就有机构卷款跑路导致员工提成打水漂。建议优先选成立5年以上、有实体办公点的机构,最好能找在职员工打听实际情况。

留学中介提成怎么算?小心这些扣钱陷阱
一、中介提成到底怎么算?
大部分留学中介的提成模式可以分成两类,固定服务费+佣金抽成。
1. 固定服务费,也就是你直接支付给中介的基础费用,比如申请3所学校收1万,每多申一所加2000。这部分费用通常和你的目标院校排名挂钩,比如申美国TOP30的学校会比普通学校收费高。
2. 佣金抽成,这才是中介的“隐藏收入”。很多国外大学会给中介返佣金,一般是学费的10%-15%。比如你通过中介申请到英国某大学,一年学费20万,中介可能从学校拿到2万左右的返点。
关键点,有些中介会隐瞒这笔佣金,两边收钱!既收你的服务费,又拿学校的返点。所以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你们和学校有合作吗?会不会收学校的佣金?”如果对方支支吾吾,建议直接换一家。
二、这些扣钱陷阱,千万别中招!
1. “保录取”套路
不少中介打着“保录取名校”的旗号,收你天价费用(比如10万+)。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有两种操作,
偷换概念,合同里写“保录取”,但对了给你申的是合作院校的冷门专业,或者语言班。
玩文字游戏,“不成功全额退款”听起来很美,但退款时会扣掉“材料费”“咨询费”,说一千,道一万只能拿回一半。
对策,合同里必须明确“保录取的具体院校和专业”,退款条款要逐字核对,拒绝模糊表述!
2. 附加费用名目多
你以为交完钱就完事了?太天真!有些中介会中途加价,
“文书加急费”,如果你要求一周内出文书,加收3000。
“面试辅导费”,单次培训收1500,但效果可能还不如自己看YouTube。
“签证加急服务费”,实际上自己递签也能加急,中介纯属赚差价。
对策,签约时要求中介列出所有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并写进合同!
3. 退费难如登天
最坑的情况是,交钱后服务缩水,但你想退钱?门儿都没有!
合同里写“因个人原因放弃留学,不退费”(比如你生病了、家里资金出问题)。
“服务已启动”为由扣钱,哪怕只帮你改过一次简历,也要扣掉30%费用。
对策,退费条款一定要细化!比如“未提交申请前退费比例”“提交申请后如何扣费”。
三、怎么选中介不吃亏?
1. 别迷信“大机构”,大机构客源多,服务可能模板化;中小型工作室反而更重视口碑。
2. 查合作院校清单,直接问中介,“你们合作的学校有哪些?佣金比例多少?”如果对方拒绝回答,大概率有问题。
3. 合同找第三方审核,花几百块找律师或留学“上岸人”帮你看合同,比事后扯皮划算得多。
学姐提醒一句,别急着签合同!多对比几家中介的报价和服务细节,遇到催你“今天签约有优惠”的,赶紧跑!毕竟你的留学大事,值得多花点时间琢磨清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