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家长私信问香港本科申请的事儿,发现大家对2025年入学的流程还是一头雾水。今天就给大家划重点,说点大实话。香港的大学录取跟内地最大的区别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千万别等到高考出分才动手。
第一要盯紧的是时间线。港大、港中文这些学校,每年10月就开申请通道,比内地填志愿早半年。去年有个学生高考680分,就因为错过申请时间,对了只能走补录。建议现在就把各校官网的申请截止日做成表格贴在书桌前。
第二是文书别套模板。港校老师最烦看到千篇一律的"从小立志"故事。去年帮学生改文书时发现,写真实经历的通过率更高。比如有个学生写自己组织社区防疫志愿队,反而打动了港科大面试官。
第三是英语成绩要过硬。虽然雅思6分就能申,但实际录取的基本都在6.5以上。有个窍门,考UKVI雅思,既能申学校又能满足签证要求,比普通雅思实用。
第四是课外活动要会包装。别光写参加了什么社团,重点要说清楚你起了什么作用。比如有个录取港理工的学生,把组织校园义卖的经历写成"成功协调30人团队,募集善款改善山区小学设施",瞬间提升含金量。
第五是推荐信要找对人。班主任的推荐信固然重要,如果能拿到专业领域大牛的推荐更吃香。去年有个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拿到赛事评委的推荐信,成了加分项。
第六是面试准备要下狠功夫。港校面试最爱问时事类问题,去年高频题包括"怎么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建议每天抽半小时看《南华早报》英文版,积累观点素材。
学姐提醒大家,现在很多中介鼓吹"保录取套餐",其实香港高校根本没有官方合作机构。有个家长去年花8万买保录服务,结果申请的三所学校全拒。记住,所有材料都要自己过目,申请账号密码必须自己保管。
香港本科申请要准备哪些材料?
1. 成绩单,最硬核的“敲门砖”
高中成绩单,香港高校最看重学术能力,需提供高中三年完整的成绩单(中英文版本),部分学校要求加盖学校公章或公证。成绩越高越好,尤其是数学、英语等主科。
高考成绩/国际课程成绩,内地生用高考成绩申请的话,建议一本线以上+英语单科110+(不同学校要求不同);读A-Level、IB等国际课程的同学,需提交对应成绩单。
划重点,港校通常“分控”,成绩是硬门槛,提前查清目标学校的分数要求,别盲目投递!
2. 语言成绩,英语不过关直接“一票否决”
雅思/托福,大部分学校要求雅思6.0+或托福80+,热门专业(如商科、法律)可能要求更高。
英语成绩豁免情况,如果高中是全英文授课,或高考英语分数达标(如135/150),部分学校可免交语言成绩,但建议提前邮件确认。
划重点,语言成绩别卡截止日期!考位紧张,出分慢,提前3个月准备最稳妥。
3. 推荐信,让老师帮你“说好话”
推荐人选择,找熟悉你的班主任或学科老师,最好是能具体举例说明你优势的人,比如竞赛指导老师。
内容要点,避免笼统夸赞,重点写你的学术能力、实践经历、性格特质,用实际案例支撑(如带领团队完成某项目)。
别上当诀窍,推荐信要真实!别套模板,学校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水分”。
4. 个人陈述(PS),你的“专属广告”
写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的相关经历(竞赛、实习、活动)如何匹配?未来规划是否清晰?
禁忌,别写“从小梦想”“我很努力”这种空话!用数据或故事体现能力,比如,“运营校公众号1年涨粉5000,因此对新媒体产生兴趣”。
口语化建议,想象你在和招生官面对面聊天,真诚比华丽辞藻更重要!
5. 身份证明与材料公证
身份证/护照,复印件备好,确保护照有效期足够。
公证材料,成绩单、获奖证书等如需翻译成英文,需找正规机构公证,别因小失大。
6. 其他加分项,让你脱颖而出
竞赛证书,数理化奥赛、科创比赛等奖项,尤其是国家级奖项。
社会实践,志愿者经历、社团活动、实习证明(如有知名企业更佳)。
作品集,申请设计、艺术类专业需提交作品集,重点展示创意和逻辑。
学姐提醒,不同学校材料要求可能有差异!比如港大和港科大对推荐信的要求不同,一定要去官网核对清单。材料宁可多备也别漏交,快递寄出前拍照留底,避免丢失。
准备好这些,你的申请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紧盯申请时间线,保持邮箱畅通,静候佳音啦。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