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准备留学的同学注意了!现在开始准备不仅能省下大几万冤枉钱,还能避开80%新生都会踩的坑。我整理了身边50+留学生真实经验,这三个关键点不看准吃亏。

第一件事,材料准备要打"提前量"

别等学校开放申请才准备材料!以英国为例,2025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今年9月就得开始准备推荐信。有个学妹去年吃了大亏,教授年底要出国交流,愣是拖到ddl前三天才拿到推荐信,差点错过LSE的申请。

第二件事,语言考试新变化要盯紧

2025年雅思机考要增加AI评分环节,写作评分标准会有微调。有个考了7次雅思的哥们儿提醒,现在就要开始练习电脑打字写作,手写党赶紧改习惯。另外托福家考认可度有变数,建议优先选线下考场。

第三件事,资金证明藏着"隐形门槛"

有个案例,学生准备了35万存款证明,结果因为存期不足90天被拒签。2025年起部分国家要求资金流水体现"持续收入",父母是个体户的特别要注意,建议现在开始每月固定存一笔到专用账户。

我强调一点,签证照片别随便拍!今年开始多国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有个同学用PS修了发际线,结果在海关被卡了2小时。建议大家去正规照相馆,保留原始电子版。

想省钱的同学注意,2025年部分院校要涨申请费,比如UCL硕士申请费预计涨到£150。建议把保底院校的申请排在涨价前,能省则省。

2025留学费用最新调整,这些学校要涨申请费

2025留学费用最新调整,这些学校要涨申请费

美国,名校带头“加码”

美国一直是留学热门地,2025年申请费涨幅最明显的集中在TOP 50院校。比如纽约大学,本科申请费从85美元涨到100美元,研究生部分专业甚至涨到130美元;南加州大学也不甘落后,硕士申请费统一上调至115美元(原价90美元)。

更狠的是,一些公立大学开始实行“阶梯收费”。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三个专业申请费维持不变(每个80美元),但从第四个专业开始,每多申一个专业加收50美元。说白了,申得多就得花更多钱!

英国,部分学校跟风涨价

英国虽然整体涨幅不如美国猛,但G5院校里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帝国理工学院(IC)已经明确2025年申请费上调。LSE硕士申请费从80英镑涨到95英镑;IC部分工程类专业申请费涨到150英镑(原价125英镑)。

另外,一些排名中游但申请量大的学校也开始“试水”。比如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申请费从60英镑调整为75英镑,学校官网直接写明,“用于支持申请审核系统的升级”。

澳洲、加拿大,区域性调整

澳洲八大中,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的本科申请费涨到了125澳元(之前是110澳元)。本地留学中介透露,这两所学校近几年申请量暴涨,光是处理材料的人工成本就增加了三成。

加拿大方面,多伦多大学的申请费微调,从120加元变为135加元;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生申请费则从118加元涨到130加元。不过阿尔伯塔省、魁北克省的部分学校暂时没动静,想省钱的同学可以多关注这些地区。

为啥申请费说涨就涨?

留学老司机们应该都懂,申请费上涨无非几个原因,

1. 通货膨胀,学校办公成本、员工工资都在涨,这笔钱自然转嫁到申请人身上;

2. 控制申请量,尤其是热门专业,靠涨价筛掉一部分“凑数申请”的学生;

3. 服务升级,比如开通24小时申请咨询、加快审核速度,但这些“福利”到底实不实用,就见仁见智了。

怎么应对更划算?

首先,提前锁定目标。别盲目海投,既浪费钱又降低录取率;其次,关注免申请费政策。比如美国部分文理学院在Common App推广期会免申请费,英国一些大学对校友推荐的学生有折扣;说一千,道一万,盯紧汇率。比如加元、澳元汇率波动大的时候缴费,可能省下一顿饭钱。

申请费涨归涨,但该花的钱不能省。关键是做好规划,把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