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同学私信问法国读研到底要花多少钱。作为在巴黎生活过3年的"“老江湖”",今天咱们就掰着手指头算笔明白账。

先说大头开支——学费。公立大学还是香,注册费每年只要243欧(约1900元),但2023年新规要求非欧盟学生补交差异化注册费,文科类涨到3770欧/年,理工科涨到6100欧/年。私立商学院的学费就贵多了,ESSEC商学院硕士项目直接标价25000欧/年起步。

住宿费看城市差异明显。里昂、图卢兹这些二线城市,学生公寓月租400欧就能搞定。巴黎可就吓人了,15区20㎡的studio敢要价900欧,不过政府给房补后能省30%左右。建议新生住3个月CROUS公寓过渡,等熟悉环境再找合租。

生活费方面,我当年的记账本显示,超市采购每月200欧,学生食堂3.3欧/顿,手机套餐20欧/月,公交卡月票35欧。爱逛街的同学注意,HM基础款T恤15欧,优衣库牛仔裤50欧,这个物价水平比国内高30%左右。

容易被忽视的还有,

1. 签证费99欧+预签证程序费2300元

2. 机票单程5000-8000元(建议买开学季学生票)

3. 第一年强制医疗保险215欧

4. 教材费年均150欧(二手书市场很活跃)

省钱小技巧,

• 申请埃菲尔奖学金(每月1181欧补助)

• 去Franprix超市晚上8点后买打折食材

• 多用BlaBlaCar拼车出游

• 学生证看电影只要8欧

需要提醒的是,2025年起法国将实施新的留学生医疗保险政策,预计年费会涨到300欧左右。建议现在大二的同学提前做好资金规划,按当前汇率准备至少12万/年的预算比较稳妥。

法国读研申请别上当攻略

法国读研申请别上当攻略

想去法国读研的同学注意了!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虽然优质,但申请流程和国内差异大,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坑。今天直接上干货,结合真实案例和实操经验,带你避开那些““老江湖”才懂的坑”。

一、语言成绩别卡线,学校要求比你想的复杂

很多人以为考到学校官网写的语言最低分就稳了,结果被拒得莫名其妙。比如索邦大学文科类专业,虽然写着“法语B2可申请”,但实际录取的学生基本都达到C1水平。

建议这么做

提前联系专业负责人或学长学姐,问清实际录取门槛;

如果申英语授课,别只看雅思/托福分数,部分学校(如HEC Paris)会额外要求GMAT或面试表现;

混合项目(英法双语授课)务必确认两种语言成绩是否都要提交。

二、选校别光看排名,课程匹配度才是关键

法国院校特别注重“专业连贯性”。曾有学生国内本科读传媒,想跨申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关系,直接被拒,理由就是“课程内容不相关”。

避坑技巧

仔细对比本科课程与目标专业的课程描述,至少匹配60%以上;

想跨专业?优先选有“预科班”的学校(如里昂二大);

工程师学院(如巴黎高科)和商学院(如ESSEC)录取逻辑不同,前者重学术背景,后者重实习经历。

三、申请材料千万别“套模板”

法国人对文书的要求很“龟毛”。有个真实案例,学生用同一篇动机信投了5所学校,结果全被拒,因为信中连学校名字都写错了。

细节清单

1. 动机信要精确到“为什么选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最好提到具体教授的研究方向;

2. 推荐信必须用学校/公司抬头纸打印,手写签名+盖章;

3. 实习证明需包含具体工作内容(法国人反感笼统的“协助完成项目”这种描述)。

四、时间线规划错一周,可能耽误一整年

法国高校的申请截止日期五花八门,比如,

高商SAI项目每年1-4月分五轮录取,越早申请成功率越高;

公立大学(如巴黎三大)通常3月截止,但部分热门专业提前满员;

房补申请(CAF)必须入境后才能办理,出发前别忘带出生公证双认证。

推荐时间表

提前12个月,确定目标院校,准备语言考试;

提前6个月,联系推荐人,撰写文书初稿;

提前3个月,提交Hors DAP程序(公立大学通道)或院校网申;

出发前2个月,预约法国银行开户,买好能报消的境外医疗保险。

五、容易被忽略的“隐藏费用”

很多人只算学费和生活费,结果到了法国发现额外开支超预算,

行政手续费,OFII体检费(60欧)、CVEC学生医保(95欧/年);

教材费,法国教授爱用自编讲义,打印店一学期至少花80欧;

交通陷阱,26岁以下可办青年卡(SNCF折扣30%),千万别傻傻买全价票。

六、租房别等offer下来才动手

尤其巴黎、里昂等大城市,9月开学季一房难求。有人曾花一个月住青旅才找到房子。

实战经验

5月起刷Studapart、Leboncoin平台,优先选带Clé Visale担保的房子;

警惕“房东”要求提前打款,一定要看到房屋合同再付定金;

合租记得让前任租客带你去物业登记,否则可能被收上家欠的杂费。

学姐提醒,法国人办事讲究“白纸黑字”,任何口头承诺都要坚持要书面确认。比如学校答应给奖学金,务必邮件留证;房补材料补交时,记得要回执单编号。把这些细节做到位,才能少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