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学生私信问建筑设计留学的事儿,尤其是瞄准2025年入学的同学。作为一个帮300+学生拿过offer的"老司机",今天说点大实话——选校这事儿,真不是排名高就完事了。
先说几个血泪教训,
1. 某欧洲院校看着学费便宜,结果实习强制收费8万
2. 北美某大U建筑系根本不招中国本科生
3. 日本个别私立学校的建筑学位国内不认证
2025年要特别注意这些变化,
英国RIBA认证院校缩减到47所(比去年少3所)
美国STEM专业新增3个建筑相关方向
澳洲移民专业清单调整影响毕业生工签
重点推荐5所宝藏院校,
① 米兰理工(性价比之王,年花费15万内)
② 德州农工(全美建筑就业率Top3)
③ 香港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实习机会多)
④ 阿尔托大学(北欧极简设计发源地)
⑤ 墨尔本皇家理工(参数化设计天花板)
申请材料千万别犯这些错,
▷ 作品集放太多手绘稿(现在都用Rhino+Grasshopper)
▷ PS里写"从小喜欢盖房子"(教授看了直摇头)
▷ 推荐信找不相干的领导写(宁可要专业老师)
说个冷知识,很多学校建筑系有自己的作品集格式要求,比如AA建筑联盟要A4横版,康奈尔限定20页内。去年就有学生因为用错模板被刷。
学姐提醒大家,语言成绩不是越高越好,罗德岛设计学院明确说过雅思7分和8分的申请者一视同仁。把时间花在作品集深化上更划算。
建筑设计留学一年要花多少钱?
一、学费,大头在这儿
学费绝对是留学开支的“重头戏”。以热门留学国家为例,
美国,私立大学一年学费普遍在4.5万-6万美元(约32万-43万人民币),比如哈佛、康奈尔这类顶尖院校;公立大学稍低,但也要3万-4万美元(约21万-28万人民币)。
英国,一年制硕士学费2万-3.5万英镑(约18万-32万人民币),像UCL、AA建筑联盟这类名校会更高。
澳洲,两年制硕士年均学费3.5万-4.5万澳元(约16万-21万人民币),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比较典型。
欧洲小众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的公立大学免学费,只收注册费(几百到几千欧元),但得学小语种,而且生活费不低。
划重点,美国最贵,欧洲性价比高,但语言门槛高。
二、生活费,城市越大,花钱越狠
生活费主要看城市消费水平。
住宿,纽约、伦敦这种大城市,单间月租1000-2000美元(约7000-1.4万人民币);小城市如曼彻斯特、墨尔本,能压到500-800美元(约3500-5600人民币)。
吃饭,自己做饭的话,每月300-500美元(约2100-3500人民币)足够;要是顿顿外卖或下馆子,翻倍都不止。
交通+杂费,公交月卡、话费、网费这些,每月100-200美元(约700-1400人民币)。
举个栗子,在伦敦一年生活费至少1.5万英镑(约13.5万人民币),而在柏林可能1万欧元(约7.8万人民币)就能搞定。
三、其他隐形开销,别小看这些!
材料费,建筑专业逃不过模型材料、打印图纸,一年500-2000美元(约3500-1.4万人民币)算常态。
作品集辅导,如果找机构帮忙,国内行情3万-8万人民币,国外更贵。
机票+签证,往返机票一次5000-1.5万人民币,学生签证费各国不同,比如美国160美元,英国348英镑。
四、怎么省钱?“老江湖”支招
1. 奖学金,多盯着学校官网,有些项目给国际生直接减学费(比如美国部分院校提供30%减免)。
2. 打工,英国允许每周打工20小时,澳洲放宽到40小时,时薪10-15美元,能贴补生活费。
3. 二手货,教材、绘图工具甚至家具,当地留学生群经常有“跳楼价”转让。
五、不同预算选哪里?
50万+/年,首选美国东海岸或英国伦敦,资源多但烧钱。
30万-50万/年,澳洲、加拿大,或者美国非一线城市。
20万以内/年,欧洲公立大学(如德国、芬兰)+ 省吃俭用,或者日本(国立大学年均学费3万人民币左右)。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建筑设计留学确实烧钱,但提前规划能少踩很多坑。比如先把语言关过了,省下语言班的钱;或者选消费低的城市,把预算花在刀刃上——比如多参加国际竞赛,或者攒钱去建筑事务所实习。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