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2025年留学申请季就要来了,"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听说有些国家政策又要变?"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聊,用我帮300+学生做规划的经验,说说那些中介不会明讲的实在话。

第一件大事,语言考试别死磕雅思。英国曼大、澳洲悉尼大学现在都认领思成绩了,关键这考试出分快,题库更新频率低。我有个学生小王,雅思卡在6.5分死活上不去,转考领思两个月就拿到相当于7分的成绩,省下大半年时间。

第二件要注意的是专业选择。别看QS排名就往上冲,得看专业认证。比如想读会计的,盯着AACSB认证的学校准没错。去年有个妹子非要去某综排前50的学校,结果毕业发现当地根本不认那个会计文凭,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第三件,保证金千万别卡线存。现在各国通胀严重,像加拿大今年生活费指导价就涨了20%。按2024年标准准备的50万存款,到明年可能就不够用了。建议多备10-15%的应急资金,别让存款证明耽误签证。

第四件大事容易被忽视,疫苗补种时间。美国高校现在要求流脑疫苗必须距入学3个月内接种,去年有学生7月打针,结果9月入学被要求重打。建议出发前3个月做好体检,别花冤枉钱。

第五件最关键,选校别光看官网。有个真实案例,某欧洲名校官网上写接受专科申请,结果今年突然要求必须本科预科。建议大家多扒扒学校论坛,看看在读生的吐槽贴,比中介说的都实在。

说到这儿,想起去年帮学生小李规划的案例。他均分82,中介都说冲不了前100,后来我们重点包装他的创业经历,说一千,道一万拿下曼大创新管理offer。所以哈,文书真的得量体裁衣。

留学中介不会告诉你的10个潜规则

留学中介不会告诉你的10个潜规则

1. 推荐院校藏着回扣猫腻

很多中介猛推的"合作院校",其实是返佣高的学校。有个学妹GPA3.5被推荐去排名200开外的大学,后来自己申到了前50。记住,好学校根本不需要给中介佣金拉学生。

2. 文书套模板比你想的还严重

某知名机构被曝光用同一篇文书改了30个学生名字。教你个检测办法,把文书里的专业名称替换成其他专业,如果读着也不违和,绝对是流水线产品。

3. 背景提升项目水分大

那些收费5万+的"藤校科研项目",很多就是教授带着读论文。我表弟花3万参加了个线上支教,对了证明书上的盖章机构根本不存在。

4. 保录取协议都是文字游戏

见过最坑的合同写着"保前100院校录取",但对了去的学校在QS排名是98,US News排150。一定看清到底以哪个榜单为准。

5. 签证服务可能要额外加钱

有个朋友签约时说包签证,临到办手续时中介要收8000块"加急服务费",其实官网普通递签5天就下来了。

6. 选校清单故意掺水校

中介给的选校名单里通常会塞2-3所绝对能录的保底校。有个GPA3.8的同学名单里竟然有语言班学校,其实他完全够格冲更好的。

7. 催交定金的话术套路

"今天签约打95折""明天涨价2000"都是逼单套路。真实情况是,留学申请根本不存在旺季涨价,随时都能申请。

8. 奖学金申请另有算盘

有些中介不愿意帮申奖学金,因为学校给的佣金和学生奖学金成反比。有个学长自己申到半奖,中介反而劝他放弃说影响录取。

9. 后续服务基本靠自理

交钱后回复速度明显变慢是常态。认识的人到了国外发现接机、住宿都没安排,中介推说"当地合作方没协调好"。

10. 成功案例可能是编的

某机构晒的哈佛录取案例,后来被扒出是五年前的往届生。现在很多案例图都是P的,要看就让中介出示offer原件的防伪码。

学姐提醒大家,多逛学校官网、混留学论坛、找往届学生打听,比听中介忽悠靠谱得多。尤其是选校定位和文书思路,自己一定要参与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