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法学生的私信,"学姐,2025年申请国外法律硕士要注意哪些坑?"作为经历过英美双申的“老江湖”,今天掏心窝子分享三点最容易踩雷的地方。第一,别被QS排名忽悠了!像荷兰莱顿大学的国际法全球TOP3,但国内知名度反而不如某些百强院校。第二,文书千万别套模板,去年UCL直接拒了十几个"克隆文书"。第三,别扎堆2月截止的学校,新加坡国立10月就开放提前批,早申成功率能翻倍。
文书写作要抓住两个核心,专业匹配度和职业规划。有个学弟GPA3.4申到乔治城大学,就是文书里详细写了在律所实习时参与跨境并购案的经历。推荐信要找真正了解你的老师,职称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去年有个案例,学生找了副教授但详细描述了他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能力,反而比院长模板推荐信更管用。
语言成绩这块有个新变化要注意,2025年起部分院校开始接受托福家考成绩,但剑桥、LSE等传统强校仍然只认线下考试。建议提前查清目标院校要求,别白白浪费考试费。有个学生去年同时备考LSAT和雅思,结果发现申请的学校其实接受多邻国,完全没必要两头忙。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择校玄学,想进红圈所的重点关注美国T14+英国G5+港大;偏好学术发展的看看莱顿、鲁汶这些欧洲老牌;预算有限的可以考虑马来亚大学,QS65的排名性价比超高。记住,选校要对照BAR考试资格认证,别读完发现不能考当地律师资格证。
法律留学申请材料自查清单
打算申请海外法学院却总怕漏材料?别慌!这篇清单帮你从头到尾理清楚,手把手教你避坑,材料准备得明明白白!
1️⃣ 成绩单,别小看这张纸!
中英文对照+盖章,成绩单必须由学校教务处开具,中英双版本,每一页都要盖红章。
GPA换算,很多学校要求提供4分制GPA,如果成绩单上没有,自己算完记得找学校确认盖章。
排名证明(加分项),如果年级排名靠前(比如前10%),单独开个排名证明,法学院很看重学术竞争力。
“躲坑”提醒,提前2个月申请成绩单!尤其毕业多年的同学,联系学校档案室可能耗时间。
2️⃣ 推荐信,找对人比头衔更重要!
学术推荐人,至少1位法学专业课教授,重点体现你的研究能力、课堂表现。
实践推荐人,如果有律所/法院实习,找直属领导写,强调实务技能。
细节要具体,避免“该生很优秀”这种空话,用例子说明你的优势,比如“独立完成某类案件检索报告,逻辑清晰效率高”。
关键点,提前和推荐人沟通好申请方向,别临时抱佛脚!推荐信提交后,记得邮件感谢老师。
3️⃣ 个人陈述(PS),讲好你的“人设故事”
别写成简历扩写!重点突出1-2个核心经历,比如模拟法庭获奖经历如何坚定你的职业方向。
结合学校特色,比如申请纽约大学,可以提对公益法方向的兴趣,和该校的临床法律教育项目如何匹配。
语言要简洁,法学院喜欢逻辑清晰、有批判性思维的文章,避免华丽辞藻堆砌。
小技巧,写完初稿后放两天再修改,或者找法学专业前辈提建议,避免自嗨式写作。
4️⃣ 简历(CV),一页纸搞定重点!
模块清晰,教育背景、学术成果(论文/课题)、实习经历、技能(语言、法律检索工具)、奖项。
量化成果,比如“协助处理20+跨境并购案件”,比“参与大量业务”更有说服力。
格式统一,日期、地点等用同一种标注方式,推荐用PDF格式防止乱码。
注意,律所实习经历要写明具体工作内容,比如“起草合同条款”“参与庭审准备”,别只写“实习生”。
5️⃣ 语言成绩,卡线提交有风险!
托福/雅思,美国T14通常要求托福100+,英国G5雅思7分(单项6.5)。
送分要趁早,官方送分需2-4周,建议考出成绩后立刻操作,别拖到DDL前!
小分不够怎么办,有些学校允许“拼分”,比如两次托福成绩的小分叠加,提前邮件问招生办。
提醒,语言成绩有效期2年,过期得重考!大三暑假前考出成绩最稳妥。
6️⃣ 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展现专业度!
优先选法学论文,课程论文、发表的期刊文章、模拟法庭书状都可以,重点展示分析能力。
控制篇幅,15-20页为宜,附上摘要说明研究背景和结论。
格式规范,引用必须用Bluebook或OSCOLA格式,别犯低级错误!
7️⃣ 其他材料,别漏掉这些细节!
护照扫描件,首页信息页提前准备好,确保有效期覆盖入学时间。
实习证明,中英文对照,盖单位公章,写明工作内容和时长。
存款证明,部分学校申请阶段就要,金额覆盖第一年学费+生活费,冻结3个月。
作品集(如有),比如参与法律援助的案例记录、法律科普文章,展示实践热情。
✅ 说一千,道一万一步,核对清单再提交!
检查所有材料命名格式,例如“姓名_PS_NYU.pdf”。
确认网申系统要求,有些学校要求邮寄纸质材料(如LSAC),提前查清流程。
留足备份,所有材料云端+U盘双备份,防止丢失。
材料准备好就放心提交吧!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