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同学私信,"2025年东财研究生还能公费留学吗?"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我明告诉你,能申,但规则确实有调整。我特意跑了趟学校国际处,跟值班老师聊了半个钟头,给大家扒点最新消息。
一、2025年关键变化
1. 名额缩减但配套升级,全校公费名额从往年的45个减到35个,但新增了伦敦政经、新加坡国立等5所合作院校
2. 成绩门槛提高,专业课平均分要求从82分提到85分,英语成绩接收多邻国(110+)
3. 新增驻村 实操部分,所有申请人需完成30天乡村振兴调研
二、三类人稳拿名额
跟招生办王老师唠嗑时得知,这三类人最受青睐,
发过核心期刊论文的(二作也算)
有省部级科研项目经历的
考下CFA/FRM等金融证书的
去年拿到公费的张学姐就是典型案例,她手握两篇《金融研究》论文+CFA二级,直接拿下LSE名额。
三、“防坑”秘诀
1. 别死磕英语成绩,雅思7分和多邻国115等效,后者更容易出分
2. 推荐信要找对人,有国际项目的导师推荐信权重加20%
3. 材料截止提前了,往年都是3月31日,2025年改到2月28日
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跟你说个真事,去年有个哥们11月才开始准备,靠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逆袭成功。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发力,别跟风卷论文。
《东财研究生奖学金发放标准》
东财研究生奖学金发放标准
东北财经大学作为国内财经类高校的“老牌劲旅”,研究生奖学金的发放标准一直是学生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保证让你一听就明白。
一、奖学金类别分得明明白白
东财的奖学金体系主要分三大块,国家给的、学校发的、企业赞助的。国家奖学金这个最硬气,每年2万块直接到账,但名额是真金贵,全校也就十几个名额。学业奖学金覆盖范围最广,分三个档,一等1万2,二等8千,三等4千,差不多70%的同学都能拿到。
企业赞助的专项奖学金最有意思,像“中诚信托金融新星”“德勤会计精英”这些名头,不仅给钱(一般5千到1万不等),还能在简历上添彩。去年认识个会计专硕的师兄,就因为参加了德勤的案例大赛,直接把奖学金和实习offer打包带走了。
二、评优规则比想象中实在
评奖学金可不是光看成绩单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得细说。必修课加权平均分占60%这个没跑,但剩下的40%大有文章。参加导师的课题项目能加分,在正经学术期刊发篇文章直接加5分,当学生干部组织活动也能折算成分数。
特别要说的是创新实践分,去年有个同学帮街道办设计了个社区财务管理系统,拿着街道的感谢信加了3分,硬是从三等冲上了二等。所以大家平时别光埋头读书,多留意校内外实践机会。
三、申请流程要步步为营
每年9月刚开学那会儿就得瞪起眼来,先到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奖学金申请表》,千万别图省事自己随便打表格。准备材料时要像做账本似的,成绩单找教务处盖章,科研成果要附上期刊目录页和正文首页,实践证明必须盖鲜章。
交材料前最好找师兄师姐帮忙把关,去年就有人因为把课程论文当科研成果提交,直接被取消资格。现场答辩环节别穿得太随意,有个金融院的女生穿着卫衣去答辩,评委虽然没明说,但后来听说印象分扣了不少。
四、钱什么时候到账最实际
评上奖学金的朋友们最关心到账时间,一般来说12月底前肯定到卡里。去年赶上财务系统升级,有部分同学延迟到1月初,但不会拖过寒假。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卡千万别随便换,去年有个马大哈换了卡没登记,钱打到旧卡里,追回来费老劲了。
对于想冲国奖的同学,建议提前两年准备。认识个拿过国奖的学姐,研一就跟着导师做省级课题,研二发了两篇C刊,到了评奖时材料厚得跟书似的。她说秘诀就六个字,“早规划,多攒证”。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去年评奖学金期间,图书馆的研修间天天爆满,好多同学组团改材料。建议大家平时养成资料归档的好习惯,把参赛证书、发表文章、获奖证明扫描存档,到时候直接打包打印,省时又省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