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私信都在问:"2025年准备出国,该怎么避开期末挂科率高的学校?"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点大实话。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我表弟去了某QS前100院校读商科,结果全班60%学生栽在期末小组作业上,教授给分严苛到连本地学生都叫苦不迭。

现在留学市场有个怪现象——太多人盯着QS排名选校,却忽略了直接影响毕业的期末考核制度。根据2023年全球高校挂科率统计,这五类院校的期末考核要特别当心:

1. "宽进严出"型:像德国TU9联盟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平均挂科率38.6%,亚琛工大某些专业课重修率高达45%

2. 论文查重狂魔:英国罗素集团部分院校使用Turnitin+人工复核双查重,文献引用格式错误直接扣50%

3. 突击考试型:澳洲八大某些专业期末占比70%,悉尼大学某理科专业期中考仅占10%

4. 小组作业坑:加拿大U15联盟院校商科常见20人超大组作业,成员划水直接拉低整体分数

5. 语言考核严:日本帝大英文授课项目,期末报告要求日语N2水平做presentation

有个冷知识:曼彻斯特大学建筑系去年更新了评分标准,模型制作误差超过3mm直接降档评分。所以选校时一定要去官网扒拉assessment criteria,重点看三个指标:考试占比、补考政策和挂科率公示。

给2025年准留学生的实用建议:

① 加入目标院校的中国学生论坛,搜"挂科""补考"关键词

② 查学校官网的assessment regulations文件

③ 发邮件问招生办要近三年学科通过率

④ 关注课程设置的coursework分布

⑤ 避开强制淘汰制的专业(尤其欧洲部分工程类)

学姐提醒大家:今年诺丁汉大学更新了补考政策,挂科超过30学分直接劝退。选校就像找对象,光看"长相"(排名)不行,还得看"脾气性格"(考核制度)。下次咱们聊聊《留学圈没人敢说的真相:这些专业最容易延期毕业》,保准让你避开更多坑。

英国留学挂科率排行榜,这些专业慎选

英国留学挂科率排行榜,这些专业慎选

去英国留学,选专业就像“开盲盒”——有的专业看似热门,读起来却让人“头秃”;有的专业名字高大上,挂科率却高得离谱。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英国大学里那些“挂科重灾区”,给准备申请的同学们提个醒儿。

1. 计算机科学:你以为只是敲代码?

计算机专业常年霸榜挂科率前三。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等名校的CS专业,挂科率甚至超过15%。你以为每天写代码就完事了?实际上一大堆数学理论课(比如离散数学、算法分析)能把人绕晕,实验项目更是熬夜常态。不少学生吐槽:“Debug到凌晨三点,第二天还有数学考试,这谁顶得住?”

2. 工程类专业:物理数学“双杀”

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等专业,堪称“理工科地狱难度”。以谢菲尔德大学为例,工程类大一的挂科率能到12%,很多学生倒在了力学、材料学这些“硬核”课上。更扎心的是,实验报告要求极其严格,数据误差超过5%直接扣分。有学长苦笑:“做个实验像在工厂打工,写报告比高考作文还难。”

3. 经济学与金融:文科生慎入!

别被“经济金融”的名字骗了!伦敦政经(LSE)、华威大学的这类专业,数学含量远超想象。微积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全是必修,考试题目动不动就让你推导公式。曾有学生吐槽:“以为学的是‘搞钱’,结果天天在图书馆算矩阵。” 挂科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压分”——为了控制优秀率,教授们改卷下手特别狠。

4. 医学相关专业:背书背到怀疑人生

牙医、临床医学这类专业的挂科率,在格拉斯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能冲到10%以上。解剖学名词堪比“外星语”,几百页的医学文献一周就得啃完。更可怕的是实践考核——缝合手法、诊断流程错一步就挂科。有学生自嘲:“每天不是在背书,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5. 数学与统计:天才和“学渣”一线之隔

牛津、剑桥的数学系以“宽进严出”闻名,挂科率常年维持在8%-10%。问题就出在教学内容“断层式跳跃”——大一还在教基础微积分,大二直接上抽象代数、拓扑学。很多学生跟不上节奏,只能硬着头皮转专业。一位留学生说:“上课像听天书,做题全靠蹊跷。”

选专业“躲坑”攻略

别光看专业名字:比如“金融数学”可能比纯金融难十倍。

参考课程设置:官网查必修课,数学课多的要警惕。

多问学长学姐:上知乎、贴吧搜真实评价,避开“挂科刺客”。

量力而行:数学底子弱就别硬刚工程,抗压能力差慎选医学。

学姐提醒一句:挂科率高≠专业不好,关键得看自己是否真有兴趣、肯下功夫。但如果只是想“水学历”,这些专业真的会分分钟教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