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家长私信问:"孩子要去加拿大读本科,选专业真比选学校还头疼!"确实,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约34%的本科生在入学两年内调整过专业方向。今天就结合2025年最新趋势,给大家说说选专业的门道。
先划重点: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今年录取线悄悄涨了5分!很多中介都没注意到这个变化。想学CS的同学要注意,除了常规的数学成绩,现在还要提交编程作品集。隔壁滑铁卢大学的co-op项目倒是新增了人工智能方向实习岗位,这对想留加工作的同学是个大利好。
商科方面有个新现象:麦吉尔大学把数据分析列为必修课,连传统会计专业都要学Python。温哥华的UBC更绝,直接把ESG(环境社会治理)课程塞进商科基础课。建议数学基础弱的同学慎选商科,我表弟去年挂在高数课上,现在还在重修。
工程类专业要重点看实验室配置。阿尔伯塔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虽然排名下滑,但实验室刚换了价值200万加元的页岩气开采模拟设备。想学医的同学注意,麦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专业新增了原住民医疗必修模块,语言文化课占比提高到20%。
冷门专业里藏着宝:圭尔夫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生进枫叶食品公司的起薪就有6.8万加元。新斯科舍艺术设计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去年60%学生没毕业就拿到育碧公司的offer。不过要提醒:这些专业对作品集要求极高,去年有个学生准备了3个月的作品,初审就被刷下来了。
说到学费,这些变化要记牢:安大略省的国际生学费今年普涨7%,但曼尼托巴省给理工科学生新增了15%的学费减免。最划算的要数蒙特利尔大学法语授课项目,学费只有英语项目的三分之二,不过要过B2法语考试。
对了给个实用建议:一定要上学校官网查最新课程设置!去年有学生按2023年信息准备申请材料,结果发现专业方向都调整了。现在很多学校提供线上开放日,建议提前注册参加,我帮学生预约过西安大略的线上实验室参观,确实比看宣传册直观得多。
加拿大留学本科申请常见误区盘点
误区一:选校只看排名,忽略“合不合适”
“多大、UBC、麦吉尔,非前50不上!”——这话听着耳熟吧?很多同学一开口就是“名校情结”,完全没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实加拿大本地人选校更看重专业对口度和就业资源。比如,滑铁卢的计算机和数学专业公认牛,但综合排名未必比得上多大;阿尔伯塔的石油工程、圭尔夫的农业专业,在本地就业市场更吃香。
建议:先明确想学的方向,再对比学校专业实力、实习机会、地理位置(比如怕冷的慎选魁北克省),甚至当地移民政策,别让排名框死了选择。
误区二:语言成绩达标就万事大吉
“雅思总分6.5,够用了!”——真不一定!加拿大不少名校的热门专业会卡小分,比如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系要求写作单项不低于6.0,UBC的商科可能要求口语7.0。还有些学校虽然官网写着最低6.5,但实际录取的学生普遍7.0起步。
提醒:语言成绩越高,竞争力越强。如果时间紧张,可以考虑先提交已有成绩,再补交更高分的更新成绩(部分学校允许)。
误区三:材料准备“差不多就行”
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这些材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诀窍。比如推荐信,有的同学随便找个老师签字,结果内容千篇一律,完全没突出个人特点;再比如个人陈述,写成了“获奖清单”,却忘了讲自己的成长故事和独特经历。
重点提示:文书一定要结合具体专业需求。比如申请计算机专业,可以写自己参与过的编程项目;申请心理学,可以谈谈做志愿者的观察和感悟。
误区四:DIY申请盲目自信
“中介都是坑,我自己来!”——这话对一半。能力强、时间足的同学确实可以DIY,但加拿大每个省的申请系统不一样(比如安省的OUAC、BC省的EducationPlannerBC),截止日期、材料要求也各有差异。去年就有同学因为漏传了高中会考成绩,导致麦吉尔大学的申请直接被拒。
真心建议:如果选择DIY,至少提前半年研究清楚目标学校的申请流程,加几个留学生群多问问“老江湖”。
误区五:对专业选择“模棱两可”
“先申个商科吧,进去再转专业。”——加拿大大学转专业确实比国内灵活,但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工程)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比如滑铁卢大学的CS专业,大一后想转进去的GPA要求可能比直接申请还高。
“防坑”攻略:尽量在申请时确定大方向,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学科。如果实在纠结,可以选择“Undecided”专业(部分学校提供),但这类名额通常较少。
误区六:以为“录取后就能躺平”
拿到offer就放飞自我?小心被撤回!加拿大大学会要求最终成绩单,如果高三成绩大幅下滑(比如均分从90掉到80),学校有权取消录取。2022年就有学生因为对了一学期挂了一门课,被麦克马斯特大学撤销了工程系的offer。
敲黑板:高三成绩千万别松懈!尤其是数学、英语等核心课程,保持稳定甚至提升才是王道。
误区七:错过关键截止日期
“截止日期不是1月15号吗?我1月10号交应该没问题。”——大错特错!加拿大很多学校采用“滚动录取”,先到先审,招满即止。比如西安大略大学的商科,虽然官方截止日期是1月中旬,但12月提交的同学明显录取概率更高。
特别强调:早申请不仅能提高成功率,还能抢占宿舍和奖学金名额。建议至少提前2周提交完整材料,避开说一千,道一万几天的系统崩溃高峰期。
误区八:忽视“隐藏成本”
很多人只盯着学费看,其实生活费差异巨大。比如多伦多市中心租房一个月可能2000加币起步,而哈利法克斯800加币就能搞定;再比如阿尔伯塔省的教材费普遍比安省低。有的学校强制购买医疗保险,一年又要多花600-800加币。
实用建议:上学校官网查“Cost Calculator”,把交通、课本、医保这些杂费都算进去,再对比不同城市的物价水平。
写到说一千,道一万,其实申请加拿大本科就像“打怪升级”,每个环节都得稳扎稳打。多查官网、多问在校生、少拍脑袋做决定,你的offer就在路上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