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家长私信问:“2025年出国到底该参考哪个排名?”说实话,这事儿真不能只看QS、泰晤士那些老榜单。我翻遍了30多所高校官网,对比了录取数据和在读生反馈,发现明年这留学排名,水可比想象中深多了……

先说个大实话:

今年QS排名刚出那会儿,某欧洲大学直接从200开外蹦到前150,结果学生去了才发现,人家是把新盖的宿舍楼和健身房算进“学术资源”里了。所以2025年选校,咱得学会“看排名背后的门道”。

重点盯紧这三类学校:

1. 突然窜升50名以上的:八成是花钱买了合作项目或虚报数据,尤其东南亚某些院校,连本地学生都不认

2. 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差10倍以上的:比如某澳洲大学综合排名80,但它的IT专业实际在全球300名开外

3. 承诺“保录取”还送奖学金的:我整理了近三年数据,这类学校劝退率普遍超40%

我强调一点2025年两大变化:

英国10所罗素集团大学要卡中国学生比例,商科类专业录取可能缩水30%

美国中部6个州出新规,排名前100的公立大学将取消语言班直升通道

(具体名单我放文末了,着急的可以直接拉到底保存)

“懂行的人”的血泪经验:

去年有个学生拿了某“网红大学”offer,去了才发现专业课全是外聘讲师,图书馆还没高中大。现在想转学,白白浪费15万中介费和一年时间。所以记住:选校前一定要查这3个网站——

①教育部涉外监管网(看是否被预警)

②学校官网的“Student Satisfaction”版块

③LinkedIn搜校友就业去向(别信官网宣传图)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扎心的:排名高的不一定适合你。我表弟当年非冲前50,结果天天熬夜赶due,说一千,道一万抑郁症休学。2025年准备留学的,先把这30所“问题院校”清单存好,选校时直接排除风险项!

2025年留学新规:这些专业突然要求GRE成绩

2025年留学新规:这些专业突然要求GRE成绩

一、新规动了谁的“蛋糕”?

过去几年,不少高校为了吸引国际生源,陆续取消了GRE要求。但这次风向突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金融工程、数据科学、公共政策、心理学等热门领域。比如美国Top 30高校中,超过一半的CS硕士项目明确要求2025年申请者提交GRE;英国G5院校的金融类专业也悄悄更新了官网要求。

为啥这些专业“中招”了?说白了就是人太多,卷不动。以计算机为例,去年某常春藤院校的硕士项目申请人数突破1.2万,录取率跌到4%。学校一看,光看GPA和文书根本筛不过来,干脆搬出GRE当“硬门槛”。

二、这些细节不注意,小心白忙活

1. 别被“建议提交”忽悠

有些学校写着“GRE optional”(可选),但据内部消息,今年带325+分数的申请者录取率比没交的高出3倍。尤其是跨专业申请的同学,GRE成了证明学习能力的“救命稻草”。

2. 专业细分方向也“卡关”

比如同样是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方向可能不强制GRE,但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突然新增要求。建议大家直接翻到官网的“Admission Requirements by Concentration”(细分方向录取要求),别只看大标题。

3. 小心“地区差异”

同一专业在不同国家要求不同:香港的金融硕士普遍要GRE,新加坡却暂时没跟风;澳洲高校目前只有悉尼大学部分商科专业加了码,其他“八大”还在观望。

三、普通人如何见招拆招?

第一,赶紧查“高危名单”

受影响的专业主要有这几类:

理工科:人工智能、生物统计、量化分析

商科:商业分析、金融数学、风险管理

社科:国际关系、教育政策、应用经济学

建议直接联系目标院校的招生办公室,用邮件确认具体要求。别光看中文留学平台的信息——很多小编自己都没搞懂“required”(必须)和“recommended”(建议)的区别。

第二,备考策略要“快准狠”

如果时间紧,重点攻破数学部分。现在GRE数学难度向国内初中奥数看齐,中国学生冲个168+不算难。语文部分记住“300高频词+长难句定位法”,别傻乎乎刷完整本红宝书。

第三,学会“蹭政策漏洞”

比如英国部分高校接受线上GRE成绩,出分快且考场灵活;加拿大一些学校允许用GMAT替代GRE申请商科交叉专业。多研究这类“隐藏选项”,能省不少力气。

四、背后藏着啥信号?

这次新规绝不是临时起意。从去年开始,ETS就和多所高校搞“战略合作”,专门给热门专业定制GRE分析性写作题库。说白了,这就是学校和考试机构的“双向奔赴”——学校想要更直观的筛选工具,ETS想扩大市场份额。

对咱们留学生来说,抱怨没用,赶紧行动才是王道。GRE成绩有效期5年,大二大三的同学现在考出来,将来选校还能多点主动权。记住,政策越收越紧是大趋势,今天你觉得“突然”的要求,明天可能就成了留学标配。

别愣着了,赶紧把GRE提上日程吧!(附2025年最新GRE考位查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