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问日本留学的事,特别是关于2025年新政策的影响。作为在日本待了7年的"老油条",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点大实话——有些同学真不适合往日本跑,特别是明年政策变动后,这五类人最容易栽跟头。

第一类:语言半吊子还硬冲名校的

现在日语N2就能申请语言学校的政策,明年可能要调整到N3起步。但千万别以为考个N3就能高枕无忧,去年有个学弟拿着N2证书去早稻田,结果连便利店打工都应付不来。建议出发前至少刷3个月日剧,把《半泽直树》台词背熟都比死磕教科书管用。

第二类:指望打工养活自己的

东京时薪马上要涨到1200日元(约60元)看着诱人?但明年起每周打工上限从28小时缩到24小时,算下来每月收入直接少2万日元。再加上房租普遍涨了15%,很多学生说一千,道一万只能住到埼玉县每天通勤3小时。

第三类:专业选择跟风的

现在全网都在吹动漫专业,但日本业内人都知道,2025年大阪世博会后数字媒体岗位要缩水30%。反倒是老年护理、农业自动化这些冷门专业,企业来校招都是带着就职签证来的。

第四类:心理素质差的

去年有个案例很典型:关西某大学中国留学生,因为研究室前辈的"读空气"文化,三个月就抑郁回国了。日本特有的暧昧文化比NHK新闻里演的还夸张,教授说"再考虑考虑"基本就是拒绝,千万别等第二次通知。

第五类:家庭条件一般的

现在中介还在宣传15万启动资金就能留学,但明年起必须提交2年流水证明。更扎心的是,国立大学学费要涨到每年85万日元,加上新版健康保险,实际开支比2020年多了40%。建议普通家庭考虑别府大学这类地方国立,物价只有东京的六成。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那日本留学就完全不能去了?倒也不是。关键是要学会"反着来"——避开东京大阪扎堆去九州,绕过热门专业选特色学科。比如佐贺大学的海洋工程专业,去年毕业生进三菱重工的平均起薪就有35万日元。

亲情提示大家,明年4月开始的在留资格电子化申请,材料审核会严很多。特别是存款证明,千万别搞"突然存入20万"这种操作,有个学生因为这个被拒签,连申诉机会都没有。

日本留学费用暴涨,普通家庭还能去吗?

日本留学费用暴涨,普通家庭还能去吗?

一、费用到底涨了多少?先看数据

东京某知名语言学校去年学费还是78万日元/年,今年直接涨到8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1万)。国立大学也没扛住,像北海道大学工学部学费从53.5万日元涨到58万日元。更扎心的是生活费——东京单人间月租普遍突破6万日元(约2900元),超市里一颗白菜卖到398日元(约19元),打工时薪却只涨了20日元左右。

二、为啥突然涨这么猛?

1. 日元贬值惹的祸:汇率从1:16跌到1:20,看着学费数字没变,实际要多掏25%的人民币

2. 日本国内物价飞涨:能源价格带动物价全面上涨,水电费比三年前贵了四成

3. 学校运营成本增加:很多语言学校疫情期间亏损,现在急着回血

4. 留学生保险升级:今年起强制加入国民健康保险,每月多交2000日元

三、普通家庭还能扛得住吗?

先别急着打退堂鼓,这几个办法能省下一大笔:

奖学金别放过:JASSO奖学金每月4.8万日元,地方自治体还有“买菜补贴”

选城市比选学校实在:大阪房租比东京便宜30%,福冈便当价格只有首都圈七折

打工政策有松动:现在允许每周28小时合法打工,居酒屋时薪1100日元起步

避开热门专业:动漫设计类专业比环境工学学费平均贵15万日元/年

“上岸人”支个招:先把日语学到N2再申请,能跳过语言学校直接考大学院,至少省下70万日元。很多地方国立大学还给留学生免住宿费,比如山形大学直接送半年宿舍。

四、值不值得咬牙硬上?

虽然费用涨了,但日本留学的老优势还在:

离家近,飞机3小时直达

打工时薪完胜欧美(英国留学生时薪折合人民币才60块)

就职政策放宽,IT行业直接给5年工作签

不过要提醒一句:别信“打工能赚回全部生活费”的说法。现在东京时薪1000日元,按每周打满28小时算,一个月也就11万日元,刚够付房租和吃饭。建议家里至少准备8-10万人民币/年的备用金。

五、给普通家庭的实在建议

1. 先算明细账:把语言学校+大学四年费用列出来,加上10%的应急预算

2. 多渠道筹钱:试试老家农商行的留学贷款,利息比商业银行低1.5%

3. 备选方案要硬:同时申请德国/韩国留学,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4. 让孩子吃够苦:国内先学会自己做饭、修家电,到了日本能省不少钱

对了说句大实话:要是家里存款不到50万,还有房贷没还清,真没必要硬拼。日本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早稻田大学某些专业报录比都1:15了。不如让孩子在国内打好基础,等工作两年再出去,反而更容易申请到好学校的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