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2025年想去新加坡读研的看过来!我花了三天扒完官网数据,还问了三个在读学长,终于把选校这件事整明白了。直接上干货,这5所院校现在申请还来得及,关键学费比英美便宜一半!
▶️ 国立大学:商科扛把子
想读商科的认准NUS,特别是金融和商业分析这两个专业。有个学姐去年申到,一年学费18万人民币左右(汇率按5.3算),关键人家课表里自带500强企业参访!不过雅思要7分,GMAT680是门槛,建议大三就开始刷分。
▶️ 南洋理工:工科生天堂
机械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绝了!实验室设备比国内很多高校新十年,重点是有个隐藏福利——毕业前半年能申请新加坡科技园实习。学费一年15-18万,住宿可以选学校公寓,一个月4000块能搞定双人间。
▶️ 管理大学:转专业神器
这里要划重点!想从文科转商科的一定要看SMU。他们家的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明确写着接受跨专业申请。我认识个学汉语言文学的妹子,靠着两段实习经历就申上了。学费小贵要22万,但课程安排超实用,每周都有企业高管来上课。
▶️ 社科大学:低调宝藏校
很多中介都不会推这所,但人家QS排名年年涨。教育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特别适合想进体制内的,关键是申请不要推荐信!雅思6.5就能冲,一年学费才12万,性价比之王没跑了。
▶️ 科技设计大学:搞钱新选择
今年新开的金融科技专业要火!课程是和渣打银行合开的,毕业直接进人才库。虽然学费要25万,但听说第一届学生有30%奖学金名额。适合有编程基础的同学,会Python的赶紧冲。
说句大实话,现在申新加坡比英美划算多了。就拿生活费来说,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4000块足够,关键是毕业后能拿1年工作签。帮表弟整理申请材料发现,好多学校悄悄提高了语言要求,建议大家最晚明年3月把雅思托福考出来。
“躲雷”提醒:千万别信那些保录取机构!有个同学花了8万找中介,结果申的学校还没自己DIY的好。其实官网都有详细申请秘诀,自己准备材料反而更靠谱。
新加坡读研真实开销曝光:这些隐形费用千万别忽略
1. 申请阶段:还没出国,钱先花出去了
你以为开销是从交学费开始的?大漏特漏!从准备申请材料的那一刻起,钱就开始“烧”了。比如公证费、翻译费,一份材料几百块人民币跑不掉。如果找中介,费用更是直接上万。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签证费。新加坡学生签证(Student’s Pass)申请费90新币(约480元),但别急——这还没算上体检费。新加坡指定医院的体检项目大概要50-100新币(约270-530元),如果国内提前做体检,记得确认是否符合当地标准,否则可能得重做。
2. 住宿:你以为租到房就稳了?
新加坡租房贵是共识,但除了房租,还有这些隐藏坑:
押金:通常押一付一,但中介费可能收半个月到一个月房租。比如月租2000新币的房子,中介费就得再掏1000-2000新币(约5300-10600元)。
水电杂费:很多房东会限制水电用量,超了就得自己补。夏天开空调多的话,一个月可能多出50-100新币(约270-530元)。
网络费:自己开户的话,每月30-50新币(约160-270元),如果合租记得分摊。
3. 交通:地铁便宜?但架不住天天坐
新加坡地铁确实方便,单程1-3新币(约5-16元),但每天往返学校和住处,一个月轻松花掉100新币(约530元)。如果赶时间打车,Grab起步价3-5新币(约16-27元),高峰期加价能翻倍。
建议办一张EZ-Link交通卡,充值时注意手续费——部分便利店充值会收0.5新币服务费,积少成多也是钱!
4. 课本和学习材料:电子版?不存在的!
新加坡高校的课本和参考资料,一本动辄80-150新币(约430-800元)。教授如果要求买最新版,二手书都省不了。更坑的是,有些课程会强制购买线上学习平台的访问权限,一年100-200新币(约530-1060元)很常见。
想省钱?开学前加几个二手书群,或者去学校论坛淘货,能省下一半钱。
5. 医疗保险:不买不行,买了肉疼
新加坡强制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一年保费约200-500新币(约1060-2650元),但报销额度有限。比如门诊可能只报50%,拔个智齿自费部分还得掏1000新币(约5300元)。如果觉得保障不够,自己再加购商业保险,费用直接翻倍。
6. 日常琐碎:小钱如流水
电话卡:最便宜的套餐每月20新币(约106元),流量不够用?加10新币吧。
打印费:学校打印一张0.1新币(约0.5元),毕业论文打印+装订,50新币(约265元)起步。
理发:男生简单剪发15-25新币(约80-133元),女生烫染直接100新币(约530元)往上。
7. 社交开销:不社交?不可能的
新加坡的社交成本真心不低。和同学聚餐,普通餐馆人均20-30新币(约106-160元),周末去克拉码头喝杯啤酒,10新币(约53元)就没了。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或短途旅行,每月至少预留200新币(约1060元)。
8. 汇率波动:换个钱也能亏
新币对人民币汇率常年波动,交学费时差0.1的汇率,几万新币就能差出大几千人民币。建议趁汇率低的时候分批换钱,或者用支付宝等渠道锁定汇率。
说一千,道一万的小提醒
别光盯着学校官网的“学费预估”,实际生活费至少按官方数字上浮30%。比如官网说每月1500新币够用,自己最好按2000新币(约10600元)准备。另外,新加坡不允许留学生全职打工,想靠兼职补贴生活费?每周最多16小时,时薪10-15新币(约53-80元),赚个零花钱还行,别指望覆盖开销。
去新加坡读研,账要算得比考试还细。提前规划好每一分钱,才能避免“钱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