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学怎么选?这三点家长必看】
不少家长在后台问我,"想给孩子选国际小学,但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今天就以“懂行的人”的身份,手把手教大家挑学校的门道。注意我说的都是大实话,有些话可能学校招生老师不会明说。
第一看课程体系。IB-PYP、英式课程、美式课程各有不同,比如IB注重探究式学习,英式课程更强调基础训练。有个家长朋友去年选了IB体系,结果发现孩子作业经常要搞调研项目,家长得全程陪同,这种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
第二看师资稳定性。建议直接问在校家长两个问题,"班主任带班几年了?""外教平均任职时间"。去年某知名国际小学就出现过开学两个月换3个外教的情况,特别影响孩子学习。
第三看课外活动配套。重点不是看宣传册上有多少项目,而是实地看场地设备。上周我去参观一所学校,击剑馆就放了两条剑道,马术课居然是在郊区马场每月一次,这种就要慎重考虑。
学费方面给大家提个醒,除了每年20-30万的基础学费,还要算上校车、夏令营、国际考试这些附加费用。有个朋友的孩子读四年级,全年总花费竟然超过了40万。
建议一定要带孩子参加体验课,观察三个细节,老师是否关注每个学生?中外教配合是否默契?高年级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上次看到有个三年级小女孩能自然地和外教讨论垃圾分类,这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才是选国际学校的意义。
国际小学一年真实花费清单
一、学费,大头在这儿,但差距能翻倍
国际小学的学费是绝对的大头。以国内一线城市为例,普通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在20万-30万之间,二线城市可能降到15万-20万。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有些学校打着“国际”旗号,实际课程还是以国内体系为主,这类学校学费可能低至10万左右。但如果你奔着纯国际课程(比如IB、英式A-Level体系)去,预算得按顶格准备。
二、校服和教材,你以为的“小钱”其实不小
国际学校的校服绝对能颠覆你的想象。春夏秋冬各两套是标配,再加上运动服、礼服,一套下来少则3000,多则5000。教材更是烧钱——原版英文书一本几百块是常事,比如某校三年级科学课用的剑桥原版教材,单本价格直接飙到800元。家长群里常有人吐槽,“买书比买包还心疼!”
三、课外活动,不报怕落后,报了钱包疼
国际学校主打“素质教育”,马术、高尔夫、编程、机器人这些课程听起来高大上,但价格也“高大上”。以北京某校为例,一周一次的马术课,一年费用接近2万;机器人俱乐部年费1.5万起步。更别说寒暑假的海外研学营,去趟欧洲两周就得5万+。很多家长苦笑,“这些活动就像无底洞,但别人家孩子都去,咱能不跟吗?”
四、交通和餐饮,每天都是钱
如果学校不提供校车,接送孩子要么靠自驾,要么找机构拼车。一线城市拼车费一个月1500起步,自己接送的话,油费+停车费也差不多这个数。至于午餐,国际学校食堂一顿40-60元是常态,一年按200天算,光吃饭就得小1万。
五、杂费,永远有你想不到的支出
校内活动费,国际学校各种主题日、慈善义卖、节日庆典,每次都要置办服装道具,一年下来至少2000元。
医疗补充保险,大部分学校强制购买高端医疗保险,一年3000-5000元。
电子设备,高年级学生需要自备iPad或笔记本电脑,这笔开销5000元起步。
六、隐性成本,钱之外的压力更大
国际小学家长圈流行一句话,“鸡娃先自鸡。”为了配合学校全英文教学,不少家长自己报班学英语;周末陪孩子做项目制作业,堪比二次高考。更现实的是,国际学校普遍要求家长有“志愿者服务时间”,比如每年参与学校活动至少20小时。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时间成本远比金钱更难承受。
真实案例,一线城市普通家庭一年花了多少?
朋友家孩子在上海某国际小学读三年级,2023年总支出如下,
学费,25万
校服+教材,1.2万
马术+编程课,3.5万
校车+午餐,2.3万
研学营(新加坡),4万
杂费,1万
合计,37万
她说这还算“省着花”的,同班有些孩子光课外班就报了10万+。
所以哈,打算送孩子读国际小学的家长,千万别只看学费数字。从买校服到陪写作业,从拼研学营到混家长圈,每一环都在考验你的财力和精力。如果真想走这条路,建议提前两年开始规划——毕竟除了攒钱,还得攒点心理准备不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