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问,"国际学校的待遇到底咋样?"作为在沪上某知名国际高中任教7年的老师,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掏心窝子聊聊真实情况。

先说工资构成,我们学校分三部分,基础工资(15k-20k)+课时费(60-120/节)+绩效奖金。双语老师能拿更高课时费,像IB数学老师单节课时费能到150块。寒暑假工资照发这点确实香,不像公立校要扣绩效。

福利方面有五险二金+补充商业保险,重点是有子女学费减免。同事小王孩子读小学部,原本18万/年的学费直接免了80%,光这项每年省14万多。节假日发的购物卡、体检套餐也都是实打实的福利。

不过工作强度不小,每周15-20节课是常态,还要带社团活动。最头疼的是家长沟通,经常晚上10点还要回复家长邮件。上个月帮学生准备牛剑面试,连续三周没休过周末。

要说发展前景,现在双语老师特别吃香。朋友跳槽去新开的英式国际学校,年薪直接涨到35万。建议考个PGCE证书或者IB官方认证,薪资能往上跳一档。

(插入真实案例)去年我校招了位曼大毕业的物理老师,起薪28万/年,加上住房补贴和往返英国的探亲机票,实际年收入超过32万。不过人家每周要带3个科研小组,确实辛苦。

建议想入行的朋友重点关注,1.学校办学资质(查教育局备案)2.教师晋升制度 3.生源质量。千万别被虚高的课时费忽悠,有些新学校生源不稳定,可能突然缩减班级。

国际学校教师招聘条件有哪些?

国际学校教师招聘条件有哪些?

一、学历和专业对口是“敲门砖”

国际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普遍较高。本科是底线,硕士更吃香,尤其是英语、教育学、学科相关专业(比如数学、物理等)的毕业生会更受青睐。比如,应聘国际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可能需要汉语言文学或对外汉语专业背景;而高中物理老师,则更看重物理或工程类学科的学历。

部分高端国际学校甚至要求海外名校背景,尤其是教授IB、AP等国际课程的岗位。不过,如果你的教学经验特别突出,学历条件也可能适当放宽。

二、教学经验“能加分”

国际学校更喜欢“熟手”。3年以上教学经验是许多学校的硬性要求,尤其是有国际课程(如IB、A-Level)授课经验的老师。如果你在知名公立学校或双语学校工作过,或者带出过成绩亮眼的学生,简历通过率会大大提升。

不过,刚毕业的新人也不是完全没机会。部分学校会开放“助教”或“实习教师”岗位,或者接受有夏令营、国际竞赛辅导经验的候选人。

三、语言能力必须“双达标”

国际学校的老师不仅要英语流利,很多岗位还要求双语教学能力。比如,用英语教数学课,或者用中文教中国文化课。学校可能会要求提供雅思(6.5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成绩,或者通过全英文试讲。

部分学校对老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明确要求,尤其是语文老师可能需要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四、教师资格证“不能少”

国内的国际学校通常要求老师持有中国教师资格证。如果是外籍教师,则需要提供本国认可的教师资格证明(如美国的州教师资格证、英国的PGCE证书)。一些学校还会额外看重TEFL/TESOL(英语教学资质)或IB官方培训证书。

五、跨文化适应力“很重要”

国际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来自不同国家,课堂风格也更注重互动和开放性。老师需要能快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比如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习惯、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老师在这一项上往往更占优势。

六、性格和沟通能力“看细节”

比起公立学校,国际学校更看重老师的亲和力沟通技巧。招聘时除了看简历,还会通过试讲、小组讨论、心理测评等方式观察你是否具备耐心、创造力,以及和不同年龄段学生打交道的能力。比如,小学老师可能需要“活泼有童心”,而高中老师则更看重逻辑性和学术引导能力。

七、持续学习意识“藏隐性分”

国际课程体系更新快,教学方法也灵活。老师需要主动关注教育领域的新趋势,比如STEAM教学、项目式学习(PBL)。参加过相关培训或有跨学科教学经验的候选人,往往更容易获得HR的认可。

想进国际学校当老师,光靠“会讲课”还不够。从学历、语言到性格,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建议提前规划,针对目标学校的特色(比如课程体系、学生群体)做准备。比如,主打美式教育的学校会更看重AP教学经验和美式课堂风格,而IB学校则注重老师的全人教育理念。

学姐提醒一句,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国际学校,招聘标准可能有差异。一线城市名校竞争激烈,而新开校或二三线城市的学校有时会放宽部分条件。多关注学校官网、教师招聘平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