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南京新增了7所国际初中,但真正适合走国际路线的家庭不足三成。作为在南京教育行业深耕8年的从业者,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国际初中的那些事儿。

先说个真实案例,张姐去年把孩子从鼓楼区某重点初中转到国际初中,结果发现孩子根本适应不了全英文教学。这不是个例,根据我们统计,转学后出现不适应情况的孩子里,80%家庭都没提前做好这三项准备,英语基础评估、未来升学规划、家庭经济测算。

南京现有的12所国际初中主要分三类,

1. 纯外籍子女学校(如南京英国学校)

2. 双语融合学校(如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部)

3. 民办国际学校(如金地未来学校)

选校时要特别注意三个隐形门槛,

英语能力,入学测试平均需要达到雅思4.5水平

课程衔接,IB课程对写作要求高,AP课程理科难度大

隐形费用,除20-30万/年学费外,夏校、竞赛等支出约5-8万/年

建议这5类家庭重点考虑国际初中,

1. 有明确本科留学计划的(特别是目标美本前30)

2. 孩子有艺术/体育特长需要个性化培养的

3. 不适应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

4. 家庭年收入稳定在80万以上的

5. 父母一方有海外生活经历的

别忘了家长三个常见误区,

❶ 国际初中=快乐教育?(实际课业压力并不小)

❷ 中考后随时能转回体制内?(课程体系差异大)

❸ 外教多=教学质量好?(要看教师资质和流动性)

建议实地考察时重点看三点,

查看学校的CIE/IBO/WASC等认证资质

观察课间学生交流是否自然使用英语

要求提供近三年毕业生升学去向明细

南京国际小学择校诀窍,这4个择校误区家长最容易踩坑

南京国际小学择校诀窍,这4个择校误区家长最容易踩坑

误区一,名气大=适合孩子?别被“招牌”忽悠了

南京有些国际小学名头响、口碑好,家长一听就心动。但名气大不等于适合自家娃。比如某老牌国际学校,IB课程确实强,但学习节奏快、压力大,如果孩子性格内向或适应能力一般,进去后反而容易跟不上。

建议,先摸清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再对比学校的教学风格。比如有的学校注重个性化培养,有的更看重学术成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二,课程体系越“高级”越好?先搞清区别

PYP、IPC、融合课程……很多家长一听这些词就懵,干脆哪个“洋气”选哪个。其实不同课程差别大了去了!比如IB-PYP侧重探究式学习,适合好奇心强的孩子;而英国体系的课程更注重学科基础。

提醒,南京有些学校会混搭课程,家长一定要问清楚每天上课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语文、数学这些基础学科的比例。别等到三年级才发现孩子中文水平跟不上!

误区三,硬件设施高大上=教学质量高?小心“面子工程”

参观学校时看到游泳池、高尔夫球场、VR教室,家长很容易被吸引。但这些硬件和教学质量没直接关系。比如江宁某新校区设施一流,但家长反馈外教流动性大;反而一些老校区虽然装修普通,但老师带班稳定,学生出口成绩更好。

重点看这些

1. 外教资质(是否有PGCE等国际教师资格证)

2. 师生比(低于1:8的慎重考虑)

3. 在校生家长的真实评价(搜学校名+吐槽)

误区四,等到升学季再准备?错过关键时间点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才上幼儿园,等大班再研究”,结果发现,

热门学校提前1年截止报名

英语面试要至少半年准备

家访和入学评估要看平时表现

去年鼓楼区某国际小学秋季招生,3月就满员了,等到5月才咨询的家长连考试机会都没拿到。

南京家长必备时间表

小班,开始参加学校开放日

中班,锁定2-3所目标学校

大班开学前,完成报名材料

大班9-12月,准备入学评估

选国际小学就像找对象,光看条件没用,得看细节处的匹配度。多跑几次学校,和在校家长聊聊天,甚至放学时观察孩子们的表情——笑得开心的学校,通常不会太差。学姐提醒一句,南京部分学校有隐形门槛(比如家长英语水平),提前打听清楚,省得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