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位国际小学家长聊天发现,90%的人根本不会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这个覆盖全国中小学的官方资源库,其实藏着很多国际学校家长急需的实用功能。今天手把手教大家玩转这个宝藏平台,特别是这三个被严重低估的功能,用好了一年能省好几万补习费!
第一个隐藏功能是【外教课录像回放】。点击"精品课"栏目,选择"外语"分类,能看到北上广深重点学校的外教课程实录。海淀某国际初中家长跟我说,他们每周二固定用平台里的《英语辩论课实录》给孩子磨耳朵,比500块/小时的私教课效果还好。
第二个必用功能是【个性化学习路径】。在"我的空间"上传孩子三次考试成绩,系统会自动推送薄弱环节的微课视频。比如深圳某国际高中家长发现孩子三角函数总丢分,平台直接推送了人大附中老师的《三角恒等变换十大套路》,孩子月考直接提了15分。
第三个省钱功能是【国际课程衔接专区】。很多家长不知道平台专门开设了IB/AP课程预习版块,比如AP微积分的知识点拆解视频,完全对标美国高中教学大纲。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家长实测发现,暑假让孩子提前看这些视频,开学后补习班费用直接省了2/3。
别忘了家长注意两个坑,1.不要直接让孩子漫无目的浏览,一定要先做学情诊断 2.晚上8点后访问容易卡顿,建议错峰使用。上周平台刚升级了服务器,现在周末上午的访问流畅度最佳。
,"这个平台收费吗?"再次强调这是教育部完全免费的公益项目,也不需要注册会员。只要用手机号登录就能解锁所有功能,连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的家长群都在疯传这个薅羊毛攻略。
国际学校转公办的学生如何快速适应?智慧教育平台使用心得
一、先理清差异在哪
公办和国际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三点,第一,课程进度快且知识点密集。比如数学课,公办学校一节课可能讲完三个公式推导;第二,作业形式更注重书面表达,像语文阅读题要求按"标准答题格式"写;第三,考试频次高,除了期中期末还有单元测。转学生小林刚来时,就因为没适应每周数学小测节奏,前两个月压力特别大。
二、用好这3个工具包
1. 电子课本提前扫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全科电子教材,暑假可以先下载对应年级内容。重点看目录结构,比如人教版语文每个单元有明确的"阅读+写作"主题,预习时拿荧光笔标出文体分类(议论文/说明文),开学后听课更有针对性。
2. 微课补基础有技巧
很多孩子英语听说能力强但语法薄弱。平台上"课后服务"栏目的5分钟微课特别实用。比如学定语从句时,先用平台上的动画讲解理解概念,再用学校发的《同步导学》做题,正确率能从40%提到75%以上。
3. 错题整理别手抄
智慧教育APP的"错题本"功能可以拍照存档。建议每周日把数学错题按"计算错误"、"概念不清"、"题型陌生"分类,系统会自动推送同类题。学生小蒋用这个方法,期末几何大题少丢了12分。
三、课业之外要抓细节
公办学校对日常规范要求更具体。比如笔记要用红蓝双色笔、作文本必须用楷体字书写。转学生瑶瑶一开始总忘记,后来在铅笔盒贴了便签提醒自己。午休时多观察同学怎么整理试卷夹,模仿着用标签纸分学科归档。
四、家长要做缓冲垫
刚转学的头三个月,孩子容易产生挫败感。有个小窍门,把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块用起来。每月和孩子一起查看"课堂互动次数"、"作业进步曲线"这些数据,用具体数字代替"你有进步"这类模糊鼓励,效果会更好。
五、别忽略社交融入
公办学校集体活动更多。建议参加至少一个社团,比如广播站或文学社。班上转学生阿杰通过报名"校园植物观察小组",不仅快速结交朋友,还在科学课上用国际学校学的标本制作技术拿了加分。
关于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再提醒两个细节,一是"名师课堂"里可以切换不同地区版本,浙江的学生听北京特级教师的课会有新启发;二是早晚自习时间登录平台,会发现限时开放的模拟题库,去年期中考试出现过的相似题型这里经常更新。
我个人觉得的是,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两个月就能跟上,有的需要一学期。关键是把平台资源和学校教学结合起来用,比如老师讲完《岳阳楼记》后,马上去平台找对应的扩展阅读《范仲淹传》,知识串联起来记忆更牢。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