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家长圈里提起国际学校,中加这个名字绝对绕不开。校门口的枫叶标志见证着这所老牌国际学校20年的发展,但关于它的真实情况,网上说法五花八门。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把家长最关心的六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明白。

先说硬件设施,校区的三栋主楼分工明确,小学部专门配有绘本阅读角,初中部实验室用的是加拿大进口设备,高中部那栋楼顶层的天文观测台是特色。去年新扩建的体育馆里,冰球训练场和击剑馆最受家长好评,毕竟能让孩子在北方体验小众运动的机会不多。

课程设置这块儿分得特别清楚,小学部主打浸润式双语教学,每天下午都有1小时STEAM课程,用的是加拿大BC省同步教材。初中开始实行选课走班制,数学课直接分三个难度层级,这点特别像国外中学的模式。到了高中阶段,AP课程开得全乎,光是理科方向就有微积分、物理C等5门可选。

家长们最揪心的学费问题,2024年最新标准是这样的,小学每年16.8万含餐费,初中19.2万包含实验材料费,高中22.6万要另算考试报名费。跟周边同类学校比属于中等价位,但特色是包含每周两次的马术/冰球必修课,折算下来其实挺划算。

关于师资力量,外教占比40%左右,多数有5年以上国际学校任教经验。特别要说的是他们的升学指导团队,3位顾问都是加拿大籍,对北美高校的申请门道摸得门儿清。去年有个学生GPA3.4却申到多伦多大学,就是靠他们精准的文书指导实现的。

食堂情况必须单独说说,三层楼的餐厅按学部分开就餐。小学生有专属营养餐盘,每餐保证4种蛋白质来源;高中部设有点餐窗口,居然能吃到正宗的poutine(加拿大肉汁奶酪薯条),这点让很多留学生家长直呼贴心。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大家关心的升学数据,2023届毕业生85%进入QS前100高校,其中32%拿到奖学金。特别要提的是艺术方向录取亮眼,去年有2个学生申到罗德岛设计学院,打破了艺术生必须找校外机构的传言。

Q,非京籍能读吗?

A,小学初中需要海淀区入学资格,高中阶段凭中考成绩可跨区招生

Q,英语基础弱怎么办?

A,新生都有分级测试,配套有ESL强化课程,但建议入学前达到KET水平

Q,假期安排如何?

A,每年7月有加拿大夏令营,寒假比公立学校少1周但暑假多2周

北京中加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有哪些?最新要求整理

北京中加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有哪些?最新要求整理

一、户籍年龄不设限 但有一条要注意

中加对户籍没硬性要求,京籍、非京籍、外籍学生都能报。不过有个细节很多人容易忽略,小学一年级入学必须满6周岁(2018年8月31日前出生)。插班生年龄会放宽,但每个年级名额有限,尤其是初二、初三这种关键阶段,建议提前半年咨询。

二、成绩单不是摆设 这些科目要重视

学校虽然不要求提供标化考试成绩,但两年的在校成绩单必须达标。数学、英语两科尤其关键,如果出现C以下评级可能会影响录取。有个家长分享过经验,孩子转学时数学成绩是B,学校专门安排了摸底测试才通过审核。

三、英语能力有硬指标 这些证书能加分

双语教学环境下,英语不过关真的跟不上。2024年明确要求,初中部学生需达到KET水平,高中部建议有PET证书。如果孩子参加过ESL课程或英语演讲比赛,记得在申请材料里附上相关证明,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四、入学考试考什么 怎么准备最有效

所有申请者都要通过笔试+面试两道关,

笔试科目,语文(基础阅读写作)、数学(中英双语题目)、英语(听力阅读写作)

面试环节,学生要能用中英文自我介绍,回答关于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的问题。去年新增了小组活动观察,老师会看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有个实用小技巧,数学考试会涉及逻辑思维题,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做些趣味数学游戏,培养解题思路。

五、家长面谈别小瞧 这些细节要注意

很多家长以为面试只是走形式,其实这一环特别重要。学校主要看两点,

1. 家庭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学校契合

2. 家长能否配合学校管理工作

面谈时最好提前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聊聊对孩子教育的具体规划,避免说空话套话。

六、报名材料清单 缺一不可

准备好这些文件,

户口本/护照复印件

疫苗接种记录

原学校成绩单(需盖章)

2寸证件照3张

特长证明(如有)

特别注意,转学生需要提供转学证明,国际转学生还需公证原学校就读证明。

七、时间节点把握好 错过等半年

2024年招生分两批,

春季插班,2023年11月1日-2024年1月15日报名

秋季入学,2024年3月1日-6月30日报名

考试通常安排在报名截止后2周内,录取结果7个工作日内通知。热门年级像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建议开放报名首周就提交材料。

对了说句实在话,中加的入学准备没有想象中难,但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提前半年开始规划,该补的英语抓紧补,该练的表达多练习,准备好材料一次过审最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