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一、课程设置比奶茶配料还丰富

从Year1到Year13完整覆盖IB课程体系,小学阶段PYP项目就像乐高积木,通过"超学科主题"把数学、科学、艺术串成冰糖葫芦。初中MYP阶段开始玩"个人设计",去年有个八年级学生居然做出了社区垃圾分类优化方案。到了高中DP阶段,光是自然科学类就有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四种HL课程可选,艺术生还能选修视觉艺术与电影研究的跨界课程。

二、学费明细表藏着这些猫腻

2024年最新学费,小学部(Year1-6)28.8万/年,初中(Year7-9)31.5万/年,高中(Year10-13)34.2万/年。但别忘了还有注册费3.5万(一次性)、校车费1.2-1.8万/年、课外活动基金8000/年。别忘了,艺术特长班需要额外支付器材使用费,马术课程每学期另付1.2万。

三、三类家庭最适合考虑

1. 计划本科留学的家庭,近三年毕业生57%进入QS前50大学,牛剑录取数在上海国际学校中稳居前三

2. 重视全人教育的家长,每周三下午的CCA课程包含机器人编程、戏剧表演等48种选择

3. 外籍人员子女,纯英文授课环境,外教占比达82%

四、在读家长的大实话

"报名前最好带孩子试听一周,我家娃第一天回来就说外教上课像脱口秀""学校图书馆的英文原版书比区图书馆还全,就是作业量比想象中多""家长群天天在转二手校服,说实话质量比某宝定制款好太多"

【结尾建议】

如果正在对比包玉刚、惠灵顿等同类学校,建议重点考察三点,周末是否开放校园参观、是否有在读生家长交流日、暑期夏令营的课程设置。毕竟选择国际学校就像买学区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上海德威vs惠灵顿,两大英式国际学校实地对比

上海德威vs惠灵顿,两大英式国际学校实地对比

第一印象,校园风格大不同

德威浦东校区位于金桥,整体风格偏现代简约,红砖外墙搭配大面积的玻璃窗,采光通透。操场、实验室、剧场这些硬件设施齐全,但布局紧凑,有种“小而精”的感觉。惠灵顿则坐落在前滩,校园占地更开阔,英伦风的建筑配上大片草坪,视觉上更像传统英国私校,尤其是钟楼和拱形走廊的设计,让人一秒穿越到《哈利·波特》里的场景。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德威的走廊和教室墙上贴满了学生作品,从科学实验报告到艺术创作,学术味更浓;惠灵顿的公共区域则摆着不少音乐器材和戏剧道具,路过时甚至能听到高年级学生在琴房练爵士乐。

课程设置,A-Level之外,特色各有侧重

两所学校都走的是英国课程体系,IGCSE衔接A-Level是标配,但选修课和拓展项目差别挺大。

德威的“学术味”从课程表就能看出来——科学类科目尤其强势,光是物理就有常规课、竞赛班和大学先修项目分级。学校每年会组织学生参加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比赛,图书馆里也能看到不少牛剑导师推荐的参考书。如果孩子是理科尖子生,这里确实能挖到更多资源。

惠灵顿的课程表则“文艺”许多。除了常规学科,从小学部开始就有系统的戏剧、音乐剧课程,中学部的设计技术课(Design Technology)尤其有意思,学生能接触3D打印、激光切割,甚至亲手设计家具。学校还和伦敦艺术大学有合作,定期办作品展。如果孩子喜欢艺术或创新类学科,惠灵顿的氛围会更对胃口。

学生氛围,一个像“学院派”,一个更“自由派”

和两所学校的学生聊天,能明显感受到气质的差异。

德威的学生给我的感觉是目标明确。午休时间路过自习室,经常看到小组讨论作业的学生,话题从生物实验设计到经济模型搭建,甚至有人提前研究大学论文课题。学生会自己组织“学术沙龙”,高年级带低年级刷题也是传统。

惠灵顿的孩子则显得更“敢折腾”。社团招新日的阵仗堪比大学——机器人社在操场测试无人机,环保社用废塑料搭了个雕塑,还有学生自己办的英文脱口秀俱乐部。据说每年“惠灵顿艺术节”从策划到拉赞助全是学生主导,连灯光舞美都不假手外人。

家长关心的问题,学费、升学、隐形福利

学费,两校每年学费都在30万+区间,但惠灵顿的寄宿费略高(德威浦东暂无寄宿部)。

升学指导,德威的牛剑录取率一直稳居上海前三,升学老师会针对英国G5做精准规划;惠灵顿对艺术类院校的申请经验更丰富,比如罗德岛、帕森斯的作品集辅导。

隐形福利,德威的校友网络覆盖全球,尤其适合未来想去英国发展的家庭;惠灵顿的课外活动资源(比如马术、帆船)更丰富,周末经常组织户外项目。

到底怎么选?

如果孩子是学术型选手,喜欢埋头钻研,德威的严谨氛围更能激发潜力;如果是兴趣广泛、热衷自我表达的“社牛”,惠灵顿的自由度可能更合适。不过话说回来,选学校终究要看“眼缘”,建议家长带孩子参加开放日——毕竟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操场跑起来痛不痛快,这些细节可比排名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