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江阴家长的私信,"英桥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国际小学和普通民办有啥区别?""听说读国际高中三年要花50万?"作为实地探访过3次的“懂行的人”,今天就跟大家唠点大实话。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英桥国际小学部今年学费是6.8万/年,初中部8.2万,国际高中直接飙到12.6万。这个价格在江阴国际学校里算中等偏上,比新东方双语便宜2万左右,但比某些新开的国际学校贵。我强调一点,这个费用不含校车、游学、竞赛辅导等,实际支出每年至少再加3-5万。

课程设置确实有亮点。小学部主打IB-PYP+国内基础课融合,初中开始分A-Level和AP预备班,高中直接对接英美加三国课程。我亲眼见过他们的科学实验室,全套乐高教育机器人设备,这点比很多公立国际部强。不过要注意的是,国际初中每周有8节外教课,英语基础弱的孩子前三个月会吃力。

关于家长最纠结的升学问题,我特意要了2023年数据,国际高中毕业生68%进入QS前100大学,主要分布在澳洲(占42%)和英国(31%),美国方向只有15%。如果目标是藤校,建议慎重考虑;但要是奔着英联邦国家,他们的预科衔接做得确实到位。

给三类家庭提个醒,1. 准备初中转轨的要趁早,五年级就得开始强化英语;2. 双职工家庭慎选,学校活动多到每周至少需要家长参与2次;3. 想走艺术方向的别错过他们的视觉艺术中心,去年有学生靠这个申到伦敦艺术大学。

说到坑点,必须吐槽他们的校车路线。目前只覆盖市区5条主干道,临港新城那边的孩子得自行解决交通。另外食堂是外包的,初中部家长反映菜品三个月不换样,建议自带便当。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朋友家孩子从普通小学转来国际部,第一年数学课全英文教学根本听不懂,后来靠学校免费提供的课后辅导才跟上。所以千万别以为进了国际学校就万事大吉,家长该盯的学习还得盯。

江阴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最新摸透,英桥国际初中部招生要求有哪些变化?

江阴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最新摸透,英桥国际初中部招生要求有哪些变化?

户籍要求有松动吗?

往年英桥国际初中部对学生的户籍限制相对严格,主要面向江阴本地户籍或持有居住证满一定年限的家庭。但今年有家长反馈,学校在初审材料时对“新江阴人”家庭的包容度有所提高。比如,父母在江阴工作但暂未办理居住证的情况,只要提供社保证明、工作合同等辅助材料,也有机会进入后续考核环节。不过,外地户籍学生仍需提前咨询学校招生办,确认材料细节,避免卡在初审关。

入学考试难度升级了?

今年的笔试科目依然以数学、英语为主,但题型和侧重点略有调整。

数学,减少了单纯计算题的比例,增加了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题。比如,去年一道题考的是“计算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成本”,要求学生结合单价、数量、折扣等条件灵活解题。

英语,听力部分新增了“情景对话复述”环节,考察学生的即时反应和语言组织能力。阅读题则更偏向学术类短文,比如科普文章或简版新闻报道,对词汇量的要求有所提升。

有家长调侃,“现在想进国际学校,光会做题不够,还得有点‘实战经验’。”

面试环节有什么新花样?

过去英桥的面试以一对一问答为主,问题集中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今年则新增了“小组任务”环节——5-6名学生组成临时团队,合作完成一个主题项目,比如设计校园环保方案或策划一次班级活动。老师会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位参加过面试的学生说,“有点像玩闯关游戏,既要表达自己,又不能只顾着表现。”

招生名额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受校区扩建影响,英桥国际初中部今年计划扩招1个班,总招生人数预计在250人左右,比去年增加约20个名额。不过,热门班级(如双语强化班)的竞争依然激烈,录取比例维持在1:5上下。建议家长提前关注学校官网或公众号发布的批次信息,避免扎堆申请。

家长面谈要注意什么?

今年学校在家长面谈环节更强调“教育理念契合度”。除了常规的家庭教育方式、亲子沟通情况,老师可能会问,“您希望孩子在国际学校获得哪些成长?”“如何看待课外活动与学业平衡?”等问题。说白了,学校想找的是真正认同国际化教育、愿意配合家校协作的家庭。准备时不妨提前梳理自己的教育观点,避免回答过于空泛。

对了的小提醒

报名时间,今年线上报名通道预计在5月中旬开放,截止日期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建议4月底就开始准备材料。

材料清单,除了成绩单、获奖证书,新增了“学生个人陈述”(300字以内),内容可以围绕特长、成长经历或申请动机展开。

英桥国际初中部今年的调整方向很明显——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家庭的教育配合度。准备过程中既要抓学术基础,也要多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如果有疑问,直接拨打学校招生电话咨询最靠谱,毕竟政策细节每年都可能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