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家长私信,"万州赛德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学费值不值?孩子初中转学国际课程会不会跟不上?"作为实地走访过川渝地区20+国际学校的教育观察员,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真实情况。

先说最关键的课程体系,很多家长容易踩的坑就是光看"国际"俩字。赛德国际小学部用的是IB-PYP融合课程,初中MYP衔接得比较自然,到了高中阶段分AP和A-Level双轨制。这里要划重点,他们家从五年级就开始渗透双语科学课,实验室配置比很多公立重点中学还齐全,上周亲眼见到小学生用乐高搭建水利工程模型,这种实践能力培养确实到位。

再说家长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小学部一年12.8万含食宿,初中14.6万,高中16.8万。可能有人觉得贵,但对比成都同类型学校,他们外教师资占比45%且最低教龄5年,这个配置算性价比高的。别忘了,转学生要注意英语衔接班是单独收费的,每年3月有新生适应营,建议提前参加。

校园环境这块我要重点夸夸。400米标准跑道和恒温泳池是标配,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未来教室"——每个教室标配3D打印机和VR设备,高中生做的机器人项目还拿过FIRST科技挑战赛西南赛区冠军。不过宿舍是4人间带独立卫浴,没有单人间可选,这点要考虑孩子适应能力。

对了给个实在建议,如果孩子有明显偏科倾向,特别是理科强的,他们家高中部的A-Level课程确实有优势。但要是想走艺术方向的,建议再看看其他有专门艺术学院的国际学校。

万州赛德国际学校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详解

万州赛德国际学校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详解

一、课程设置,不搞“一刀切”,量身定制才是王道

万州赛德国际学校的艺术班,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比如学美术的娃儿,上午跟着大班上文化课,下午直接进画室开小灶。专业课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分阶段定目标。零基础的娃儿从素描、色彩理论开始“打地基”,有底子的直接上创作课,甚至还能尝试版画、雕塑这些冷门方向。音乐班更讲究“实战”,声乐、器乐学生每周至少两次一对一辅导,老师手把手纠细节,从呼吸方法到情感表达,练的就是“考场真功夫”。

文化课也没落下,语数外这些主科单独编班,老师专门给艺术生调进度——比如考前三个月,减少作业量,但重点抓考点,既不耽误冲刺专业课,又保住了文化课底线。

二、师资团队,不拼头衔,只看“能不能带出成绩”

学校特意从本地艺术圈挖了一批“实战派”。比如教舞蹈的陈老师,自己带过艺考培训班,最清楚考试容易踩的坑;教播音的刘老师,以前是电视台主持人,即兴评述、新闻播报这些难点,直接拿真实案例给学生拆解。

每年寒暑假,还会请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来开讲座。去年川美的油画系老师就来过,现场示范怎么把“死板”的静物画出灵气,学生边看边练,回来都说“笔触突然就放开了”。

三、实践机会,舞台比教室更练胆儿

光在教室里练可不够!学校定期搞“校园艺术节”,舞蹈、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全员上阵。美术生得自己策展,从布置展厅到介绍作品,全程独立完成;音乐生要办专场音乐会,连灯光、音响都得跟着学长学姐学操作。

对外也没闲着——本地的社区文艺汇演、少儿才艺比赛,老师都鼓励学生报名。去年有个高二的琵琶妹子,就是通过社区演出被市里民乐团的老师看中,收去当了个“编外学员”,现在弹《十面埋伏》那股狠劲儿,比专业团的都不差。

四、个性化发展,不逼娃儿当“全才”

有些学校总想让学生“样样精通”,结果娃儿累得够呛。万州赛德这边反其道而行——入学先做评估,确定主攻方向。比如学声乐的娃儿,如果钢琴基础差,老师不会硬逼着练车尔尼599,而是专攻视唱练耳和乐理,确保主项不丢分。

对有潜力的苗子,学校还舍得下本钱。之前有个学国画的男生,风格偏小众,学校专门联系了开画廊的校友,让他周末去当助理,接触行业里的真实玩法。后来这娃考上了国美,还把自己的一幅山水挂进了画廊。

说白了,万州赛德国际学校的路子就一句话,让喜欢艺术的娃儿,既能脚踏实地拼成绩,也有机会抬头看星星。家长们要是真打算走艺术这条路,不妨去学校转一圈,和老师学生唠唠,比光听宣传册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