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群里看到不少人在讨论贝赛氏国际学校的收费问题,作为两个娃都在国际学校就读的老家长,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大实话。这所号称"美式教育天花板"的国际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具体收费到底是怎样的?哪些费用是必须交的?哪些项目可以灵活选择?

先说核心收费,根据2024年最新公示,

国际小学阶段,24.8万/年

国际初中阶段,26.5万/年

国际高中阶段,28.9万/年

这还只是基础学费,实际就读后才发现有三个隐性支出,

1. 特色课程附加费,比如STEAM实验室器材使用费,每年约1.2万

2. 校服套装,包含正装、运动服等8套组合,新生首年要备齐约6000元

3. 海外研学保证金,高中阶段美国研学项目需预存3万元

我表妹家孩子去年转学过来就遇到个坑——学校要求必须购买指定型号的笔记本电脑,虽然官网没写进收费明细,但实际开学后要求统一采购,这笔1.5万的支出让很多家长措手不及。

不过客观说,相比其他国际学校,贝赛氏的课程体系确实有优势。他们的AP课程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92%以上,理科实验室设备都是按大学标准配置。上周带孩子参加开放日,看到物理教室居然有粒子对撞演示装置,这硬件投入确实下本钱。

建议正在择校的家长重点关注三点,

1. 周末加课是否额外收费(部分选修课需单独付费)

2. 校车路线是否覆盖自家小区(跨区接送每月要多花2000+)

3. 教材更新频率(有些学校会强制购买新版教材)

学姐提醒大家,国际学校的收费公示现在教育局官网都能查到,一定要比对学校发的收费清单和公示信息是否一致。我认识的好几个家长都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了多收的"材料保管费",对了成功维权退费。

贝赛氏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备考诀窍

贝赛氏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备考诀窍

一、先搞明白“考什么”

贝赛氏的入学考试主要分三大块,笔试、面试、综合素质观察。不同年级侧重点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是考察孩子的学术能力、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

1. 笔试部分

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是重头戏。比如初中部考题常出现新闻类文章分析,要求提炼观点并写一篇短评。词汇量要求较高,建议提前积累学术英语词汇(如环境、科技类主题)。

数学,题目难度对标国内重点学校,但更注重实际应用。比如小学高年级会考“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计算成本”,既考计算,又考逻辑思维。

科学(部分年级),涉及基础物理、生物知识,重点考察实验设计和现象解释能力。

2. 面试环节

学生面试,不考“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开放式问题(如“描述你读的一本书”)观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家长面谈,学校会了解家庭教育理念是否与校方契合,比如是否重视独立探究、团队合作等。

3. 隐性考察

从孩子进入考场起,行为细节就可能被观察。比如小组活动时是否主动沟通,休息时间是否整理文具。这些细节反映孩子的习惯和教养。

二、备考策略,针对性提升效率高

1. 英语突击,别只盯着单词书

阅读,每天精读1篇外刊文章(推荐《Time for Kids》或《National Geographic Kids》),重点练习个人觉得段落大意和作者态度。

写作,每周写2篇议论文,题目参考往年真题(如“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注意逻辑结构(观点-论据-结论)。

口语,找外教模拟面试,重点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同时训练即兴回答能力。

2. 数学提分,刷题不如练思维

放弃机械刷题,多接触开放式应用题。例如让孩子设计“家庭旅行预算表”,综合运用加减乘除和比例知识。

贝赛氏偏爱跨学科题目,比如将数学与科学结合(计算植物生长速率)。推荐使用《Math in Focus》系列教材拓展思维。

3. 面试准备,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学生,提前准备3-5个个人故事(如一次失败经历、擅长的兴趣爱好),用具体例子展现性格特点。

家长,避免“套路化”回答,真诚表达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比如提到“希望孩子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考高分”。

三、“上岸人”的“防坑”提醒

1. 别忽视“软实力”

有家长集中火力补学科,结果孩子笔试高分却在面试卡壳。平时多鼓励孩子参加辩论、戏剧活动,培养自信表达的能力。

2. 考前模拟很重要

贝赛氏考试时间紧凑,比如英语笔试常出现“1小时写完两篇作文”。考前至少做3次全真模拟,掌握答题节奏。

3. 警惕“过度辅导”

学校反感模板化答案。曾有学生背诵“完美自我介绍”,考官转而追问细节漏洞导致失分。自然流露真实想法反而更加分。

四、实用资源推荐

英语,Quizlet(搜索“贝赛氏高频词汇”)、ReadWorks.org(免费分级阅读)

数学,Beast Academy(趣味数学网站)、新加坡数学练习册

面试,TED-Ed演讲视频(学习如何清晰表达观点)

学姐提醒,贝赛氏重视学生的长期潜力,备考过程中不必过度焦虑。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比短期冲刺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