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家长私信,"深圳中加南山国际学校究竟怎么样?""国际学校一年十几万学费值不值?"作为实地走访过深圳7所国际学校的家长,今天我就用大白话聊聊这所老牌双语学校的真实情况。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学校小学部每年13.8万,初中15.2万,高中16.5万,这个价位在深圳国际学校梯队里属于中等偏上。但我要重点说的是,他们的"中加双学籍"确实有优势。我儿子同学去年转学过来,现在同时持有深圳学籍和加拿大新省学籍,毕业能拿两国毕业证,这对计划留学的家庭特别实用。

课程设置方面,小学初中采用"中方课程+浸入式英语",高中直接对接加拿大课程。我亲眼看过他们的科学课,外教带着孩子们用乐高搭建桥梁模型,边玩边学结构力学。食堂伙食也超出预期,中西餐自助+水果吧,比我单位食堂强多了。

师资这块要重点夸夸,外教平均教龄8年以上,而且特别稳定。跟招生主任聊天得知,他们的外教合同基本都是3年起签,这点比很多国际学校强。中文老师也都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既能教好语文数学,又能用英语辅助教学。

升学方面,去年毕业生82%进了全球前100大学,加拿大方向尤其突出。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学校对英语要求不低,四年级开始全英文授课,建议提前做好语言准备。课外活动特别丰富,光是体育类就有击剑、马术、高尔夫这些特色项目,不过部分高端项目需要额外收费。

说到缺点,地理位置确实有点偏,在南山塘朗山脚下,自己没校车的话接送是个问题。另外作业量比普通公立学校少,如果家长想要"题海战术"可能不太适应。

给准备择校的家长三个建议,

1. 提前1年关注开放日,他们学位紧张

2. 三年级前转学适应更快

3. 多比较课程体系,加拿大方向首选

深圳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准备全攻略

深圳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准备全攻略

一、先搞明白考什么

深圳的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基本分三块,英语笔试+数学笔试+中英文面试。不同学校的难度有差异,比如深国交、贝赛思这类热门校,题目对标国外中学标准,英语要求接近雅思5.5-6分水平。而一些双语学校更注重基础能力,题目相对灵活。

英语笔试,阅读和写作是大头。阅读题可能给一篇社科类文章,让孩子分析作者观点;写作常考议论文,比如“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数学笔试,分中文卷和英文卷两种,中文卷难度接近中考压轴题,英文卷则涉及国际课程术语,比如“quadratic equation”(二次方程)。

面试,个人介绍、兴趣爱好、时事观点是高频题,考官还会观察孩子的表达逻辑和应变能力。

![深圳国际学校](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88072432836-e100327743ca?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920&q=80)

二、英语备考,别只盯着单词

很多家长让孩子狂背托福词汇,结果考试发现用不上。国际学校的英语题更看重实际应用能力,比如,

1. 精读外刊,每周读2-3篇《经济学人》或《国家地理》文章,重点练“抓主旨+找细节”的能力。

2. 写作框架,议论文按“观点-论据-个人觉得”三步走,平时多练教育、科技类话题,比如“AI是否取代人类工作”。

3. 听力突击,用《剑桥雅思真题》做听写练习,重点听数字、日期、人名等细节。

推荐工具,Quizlet记核心词汇、Grammarly改语法错误、每日英语听力APP练泛听。

三、数学备考,小心术语坑

数学题本身不难,但英文卷容易栽在术语上。比如“isosceles triangle”(等腰三角形)、“coefficient”(系数)这些词,得提前熟悉。

基础题,重点练方程、几何、概率,用《AMC8》真题找手感。

拔高题,深国交等学校会考逻辑思维题,比如数独规律、图形推理,可以刷《新加坡数学》的挑战题部分。

Tips,买本《国际学校数学术语手册》,平时做题先过一遍词汇关。

四、面试,真诚比套路重要

见过孩子背稿子被考官打断,直接懵掉。面试的关键是自然交流

1. 自我介绍,别堆奖项,重点说兴趣特长。比如喜欢机器人,就讲自己组装模型的故事。

2. 时事话题,平时关注环保、教育热点,比如“你怎么看待深圳推行垃圾分类”。

3. 模拟练习,找老师或家长当考官,用手机录下回答,观察自己的表情和语速。

避雷攻略,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我没想过,但我认为…”,展现思考过程比硬编答案更加分。

五、家长能做点啥

1. 选校清单,根据孩子水平分“冲刺校、匹配校、保底校”,别只盯着名气。

2. 时间规划,提前半年准备,每周固定刷题+模拟面试,避免考前突击。

3. 心态调整,多带孩子参加模考,熟悉考场氛围,降低紧张感。

六、常见误区

迷信真题,考试题型每年变,死磕往年题不如吃透知识点。

忽视体能,深国交等学校面试长达1小时,体力差的孩子后半程容易走神。

盲目补习,一周塞满8节课,孩子消化不了,不如针对性补弱项。

学姐提醒一句,国际学校看重学习潜力,不是刷题机器。平时多鼓励孩子读英文原版书、参加科学实践,这些积累才是真正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