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淀区最早开设AP课程的公立国际部,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一直是家长圈里的热门选择。但很多家长在咨询时都会纠结:"这所学校到底适不适合我家孩子?"今天咱们就抛开官方宣传,从课程设置、升学成果、校园生活三个角度聊聊真实情况。

一、课程自由度高,但需要学生有主见

十一国际部最大的特色就是"走班制"和"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普通班、荣誉班甚至大学先修课程,光数学课就有6个难度层级。去年刚毕业的小林同学说:"我们班有人高二就开始修微积分,也有同学专攻艺术方向只修基础数学。"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有明确发展方向的孩子,但缺乏规划能力的学生可能会在选课时迷失方向。

二、升学成绩亮眼,竞争压力也不小

2023届毕业生中,92%拿到了美国前30院校offer,英国方向也有多人进入帝国理工、UCL等名校。不过要注意的是,学校并不会"保底"申请结果。负责升学指导的王老师透露:"我们鼓励学生冲刺梦校,但每年都有家长因预期过高产生落差。"建议家长参考学校公布的录取数据中位数,而不是只看顶尖案例。

三、校园生活丰富,管理相对宽松

与很多国际学校不同,十一国际部保留了公立校的社团传统。机器人社、模拟联合国等20多个社团每周固定活动,甚至还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咖啡烘焙工作室"。但学校对电子设备管理比较宽松,高二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孩子经常用iPad查资料,刚开始我们特别担心他会玩游戏,后来发现他们作业真的需要随时上网查文献。"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目前每年约12万(含教材费、活动费),在公立国际部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过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中考分数达到海淀区前500名的学生可以减免30%学费。

如果非要挑缺点的话,可能就是校园面积问题。由于和本部共享校区,国际部学生需要和其他学部错峰使用操场、食堂等设施。但大部分家长反馈:"虽然偶尔要排队,但孩子们反而因此接触到更多不同背景的同学。"

个人觉得建议:适合自主学习能力强、有特定专业兴趣的孩子。如果孩子更适应传统班级管理,可能需要慎重考虑。学校开放了暑期体验课,建议家长带孩子实地感受走班上课的氛围。

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入学考试真题盘点

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入学考试真题盘点

每年都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关注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的入学考试。作为京城知名公立国际部,这里分享一些实用信息,帮大家更好地了解考试特点,做好针对性准备。

一、英语部分怎么考?

近几年英语笔试主要包含三大模块:阅读、写作和听力。阅读材料多选自《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等外刊,去年考过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议论文,题目要求找出作者的核心论点。建议平时多读非虚构类文章,训练快速抓重点的能力。

写作部分常出现两种题型:15分钟完成200词观点论述,或30分钟撰写300词议论文。去年题目是“社交媒体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需要正反论证后给出个人立场。注意别光写大道理,最好结合具体生活案例。

听力材料涉及校园生活、学术讲座等场景,曾有学生反馈考过教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课堂录音。重点训练边听边记关键词的能力,特别是数字、专有名词和转折词。

二、数学考什么难度?

数学试卷中英文题目各占一半,初二到高一知识点都会涉及。去年考过一道几何题:已知圆锥底面半径5cm,母线长13cm,求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这种题需要空间想象和公式转换能力,平时可以多练习立体图形展开问题。

函数部分常考应用题,比如去年让根据快递公司收费标准(首重+续重)建立分段函数模型。建议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理解,死记硬背公式容易吃亏。

三、面试环节注意什么?

中英文面试各占15分钟,考官更看重表达的逻辑性而非发音。去年有学生被问到:“如果你发现好朋友考试作弊会如何处理?”回答时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展现人际交往智慧。建议用“陈述现象+分析利弊+给出方案”的结构组织语言。

小组讨论常给社会热点话题,如“是否应该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记住主动发言但别抢话,可以这样说:“刚才3号同学提到注意力问题,我补充一个数据:某机构调研显示...”

四、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家长面谈主要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去年有家长被问:“孩子如果和外教发生矛盾,您会如何引导?”回答要体现支持但不包办的态度,比如:“我会先听孩子讲述事情经过,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双方立场的合理性...”

学校特别看重家庭与教育理念的契合度。有位往届家长分享:“当时主动提到了全家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会’,考官明显对这个细节很感兴趣。”

五、备考时间怎么安排?

建议提前6个月开始系统准备。每周保持3篇英文限时写作,用手机录音练习即兴演讲。数学错题本要定期整理,重点标注知识盲点。寒假期间可以参加模拟面试,有学生反馈通过角色扮演训练,临场紧张感减少了70%。

考前一个月重点突破弱项,但别熬夜突击。去年有位考生每天坚持20分钟冥想,他说这样帮助自己在面试时头脑更清醒。考试当天带好准考证和备用文具,提前查好路线,穿着干净整洁即可,不必刻意穿正装。

亲情提示大家,考试不仅是筛选,更是帮助学校找到合适的学生。保持平常心,把真实水平展现出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