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家长私信,"想送孩子读国际学校,但网上有人说一年20万,也有说50万打不住,真实情况究竟怎样?"作为走访过30+所国际学校的教育从业者,今天就跟大家唠唠2024年国内四大城市的真实收费情况,手把手教您做好预算规划。
话不多说,国际学校学费就像买房子,地段和"装修标准"决定价格。以上海为例,国际小学一年18-28万是普遍行情,但不同课程体系差价明显。某英式学校小学部一年收26万,而同区域的IB体系学校要32万起步,这差价够给孩子报三年马术课了。
具体来看四大城市的费用梯度,
1. 北上广深第一梯队,
小学,18-35万/年(北京顺义某校最贵达38万)
初中,22-40万/年(上海某双语初中含定制升学服务)
高中,25-45万/年(深国交等头部学校突破40万)
2. 新一线城市(苏州、杭州等),
普遍比一线城市低20%-30%,但要注意隐性支出。比如杭州某国际学校学费22万,但校车费单程就要1.2万/年,周末ECA课程另算。
3. 二三线城市,
15-25万就能读到不错学校,但课程选择少。比如成都某K12学校高中部22万/年,但只开设AP课程。
建议家长重点关注三类隐性费用,
① 学籍管理费,部分学校收取3-8万/年
② 考试费用,AP考试每科1350元,IB预估分押金过万
③ 背景提升,平均每年3-5万(竞赛/科研/夏校)
个人建议择校三步走,
1. 先确定升学方向,美国方向选AP/IB,英国选A-Level
2. 实地考察时重点看师生比(1:5以下为佳)
3. 问清退费政策(某知名学校退学要扣40%学费)
学姐提醒,别被"全人教育"的包装迷惑,某校声称开设30种兴趣班,结果钢琴课还要额外收费。建议把招生简章里的"包含"和"可选"项目用荧光笔标出来,回家慢慢算账。
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必刷的50道真题,你家孩子能答对几题?
数学题,别以为只是加减乘除
国际学校的数学题,从来不是单纯考计算。比如下面这道题,很多孩子第一眼就懵,
> "用1分、2分、5分的硬币凑出10分钱,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别小看这种题,考的就是孩子的观察力和细心程度。先分类讨论,再有序排列,比直接列算式更重要。有的娃上来就硬算,结果漏掉几种情况,分就丢了。
再比如图形规律题,
> "根据下列图形变化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
这种题考察逻辑推理,但很多孩子会纠结“为什么不是△△□□◇◇”这类复杂规律。其实国际学校的题目往往更看重基础逻辑的清晰度,而不是故意绕弯子。
英语题,光会背单词可不够
英语部分的阅读题,最典型的就是“观点类文章”。比如一篇讲“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短文,题目可能问,
> "作者在第3段提到‘手机分散注意力’,他用了哪种论据支持这个观点?"
正确答案往往藏在例子里,比如“某研究显示,学生每节课查看手机3次以上”。但孩子如果只是快速扫读,很容易忽略细节。
写作部分常考“开放式话题”,比如,
> "如果你能发明一件东西,你会发明什么?为什么?"
高分答案的关键是具体化。比如“发明自动纠错笔”比“发明帮助学习的工具”更生动,如果能加上“防止考试粗心写错字”的细节,立马脱颖而出。
逻辑题,不按常理出牌
逻辑题是国际学校考试的重头戏。比如这道经典题,
> "如果所有苹果都是水果,有些水果是红色的,那么以下哪句话一定正确?"
选项可能包括“有些苹果是红色的”或“所有红色东西都是水果”。这时候孩子得一步步画图分析,而不是靠直觉选答案。
还有一种“数字密码题”也很常见,
> "根据以下规律填空,2, 5, 10, 17, _ , 37"
规律其实是“前一个数+3、+5、+7、+9……”,但孩子如果没接触过这类题型,很容易被表面的数字差距吓住。
面试题,答得‘聪明’比答得‘对’更重要
面试环节最怕孩子背答案。比如老师问,
> "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孩子机械地回答“《哈利波特》,因为它有趣”,大概率会被追问,“你觉得哈利和伏地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时候反应速度和分析能力更重要。
再比如团队活动时,老师可能突然问,
> "如果小组里有同学不同意你的想法,你会怎么办?"
这时候回答“耐心解释”还不够,如果能举例说明“比如上次我们做实验,我提议用A方法,但同学觉得B方法更快,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对比了两种方案的数据……”会更让老师印象深刻。
对了说几句
国际学校的考题,其实核心是看孩子有没有灵活的思维习惯。平时刷题时,别光追求答案正确,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需要这50道真题的家长,可以私信回复“真题”领取。不过切记,拿到题目后先让孩子试做,再对照答案找薄弱点,比盲目刷题更有效!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