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家长私信问:"上实剑桥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学费贵不贵?我家娃适不适合读?"作为在上海国际教育圈摸爬滚打8年的"老司机",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大实话,把家长最关心的5个核心问题一次性说透!
第一问:上实剑桥到底教啥?
别被"国际学校"四个字唬住!人家从小学到高中全阶段覆盖(K12),课程体系分得明明白白:小学用探究式IB-PYP,初中衔接MYP,到了高中直接上IGCSE和A-Level。特别要提的是他们的"双语过渡"设计——低年级中文授课比例高达60%,到高中才逐步转为全英文,这对普通家庭的孩子特别友好,不用担心英语跟不上。
第二问: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
2024年最新学费清单来了(附真实在读家长反馈):
小学部:18.8万/年(含基础素质拓展课)
初中部:21.6万/年(增加实验室使用费)
高中部:24.5万/年(含5次官方考试费)
注意!这笔钱还不包括校车(8000-1.2万/年)、海外游学(3-5万/次)这些"隐藏消费"。不过跟包玉刚、惠灵顿这些动辄30万+的学校比,性价比确实能打。
第三问: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读?
根据我跟踪的23届毕业生数据,成功申请到G5名校的学生有个共同点——不是学霸,而是有"两把刷子":要么在机器人、辩论等专项领域有市级以上奖项,要么能坚持3年以上艺术/体育特长。校长亲口说过:"我们要的不是考试机器,是能坐得住冷板凳的长期主义者。"
第四问:升学率到底靠谱吗?
看数据要擦亮眼!学校公布的"100%升学率"指的是有大学录取,但想进世界前50得看具体分院:
浦东校区:72%进TOP50(强项是理工科)
杨浦校区:68%进TOP50(商科见长)
新开的临港校区:首届毕业生35%进TOP50
建议家长重点考察目标分院的师资配比,特别是经济、物理这些王牌学科的教师流动率。
第五问:转学插班难不难?
今年政策有新变化!小学部2-4年级开放10个插班名额(去年仅5个),但卡死两个条件:
1. 必须提供原校连续2年市级统考成绩单(平均分不低于90)
2. 通过剑桥CEPT英语测试(相当于雅思5.0水平)
高中部反而容易些,初三下学期有"直升考",本校初中部学生通过率能达到85%。
《上实剑桥入学考试考什么?备考攻略大公开》
上实剑桥入学考试考什么?备考攻略大公开
一、考试科目:三大板块别轻视
上实剑桥的入学考试主要分为英语、数学、面试三个部分,不同年级的难度会有所调整。比如G1(高一)和A1(高二插班)的数学题量、题型会略有差异,但核心方向一致。
1. 英语:阅读写作是重点
阅读理解:2-3篇学术类或生活类文章,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考察信息提取和逻辑推理能力。
英语写作:要求完成一篇150-200词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如何看待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语法与词汇:部分试卷会通过完形填空或句子改错来检测基础。
备考建议:
每天精读1篇《中学生英语周报》或《21世纪英文报》文章,划出生词并造句。
写作练习每周至少2篇,重点学习“观点+例子+个人觉得”的结构。
推荐用《剑桥英语语法》巩固基础,注意时态和复杂句式的运用。
2. 数学:中英文卷都要练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有涉及,G1阶段侧重代数、几何基础,A1会增加函数与微积分内容。
语言:部分考场提供中英文双语试卷,但建议提前熟悉英文数学术语,比如“quadratic equation”(二次方程)、“isosceles triangle”(等腰三角形)。
真实案例:去年一名考生反馈,数学卷说一千,道一万一道大题是结合利润计算的二次函数应用题,需要自己建立方程求解。这类题光靠刷题不够,得理解实际场景的数学逻辑。
备考建议:
把初中数学知识点(尤其函数、几何证明)系统过一遍,用《新加坡数学》或《AMC10》题库拓展思维。
整理英文数学词汇表,做题时直接用英文题干练习。
3. 面试:自然表达比背答案更重要
面试通常由外教和中方老师共同进行,时间10-15分钟。问题包括:
自我介绍(忌流水账,突出个人特点)
为什么选择国际课程/我们学校?
你最喜欢的学科及原因?
开放式情景题,比如“如果你组织一次社团活动,会怎么做?”
“躲坑”提醒:有学生提前准备了“完美答案”,但回答时像背书一样,反而被考官追问细节答不上来。建议用关键词列提纲,现场灵活组织语言。
二、备考时间规划:早准备,少踩雷
1. 英语和数学:提前3个月打基础
前2个月:分模块突破,比如周一、三练阅读,周二、四练写作,周末做数学真题。
对了1个月:全真模拟考试,按实际考试时间掐表做题,训练速度。
2. 面试:考前1个月突击
每天用手机录1个问题的回答,回放检查表情、语速和逻辑。
找同学或家长模拟面试,适应被追问的压力感。
3.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带齐证件:身份证、准考证缺一不可,曾有学生忘带准考证差点错过考试。
考场工具:数学考试可能需要圆规、量角器,提前确认考场是否提供计算器。
心态调整:如果遇到没见过的题,先跳过做后面的,避免卡壳影响全局。
三、“上岸人”的真心话
一位去年考入G1的学生分享:“考试前我特别焦虑数学,结果发现题目难度和学校周测差不多,反而是英语写作时间不够用,说一千,道一万一段差点没写完。”他的经验是:平时练习一定要限时,比如20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草稿。
家长需要注意:如果孩子理科强但英语弱,建议额外加强学术英语训练,比如用《国家地理》青少年版杂志积累素材。而文科好的学生则要重点突破数学的应用题,避免偏科拉分。
四、常见问题答疑
Q:考试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A:学校不对外公布具体分数,但根据往年经验,英语和数学单科达到70%以上正确率比较稳妥。
Q:可以多次参加考试吗?
A:每年有2-3场考试机会(春秋季),如果第一次发挥不佳,可以针对性补弱后再报名。
Q:面试可以用中文回答吗?
A:全程需用英文交流,但遇到没听清的问题可以礼貌请求重复,比如“C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对了的小提醒:上实剑桥的考试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潜力和适应能力,与其死磕偏题怪题,不如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同时保持轻松的心态。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多向在读学长学姐请教实战经验,他们的“踩坑教训”往往比理论攻略更管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