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家长私信问:"荟同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听说学费不便宜,值这个价吗?"作为实地探访过深圳、苏州两地校区的教育博主,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所新型国际学校的真实情况。
先给个结论:荟同确实和我们熟悉的传统国际学校不太一样。他们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一贯制,最打动我的是三层教学楼设计——小学部每层都有滑梯直达操场,初中部实验室比很多大学的都高级,高中部直接搞了个创业孵化中心。不过这些都是硬件,咱们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六个核心问题:
第一问:学费到底多少钱?
2024年最新标准是幼儿园18.8万/年,小学初中22.8万,高中26.8万。这个价格在深圳国际学校圈属于中上水平,比深外国际部便宜,但比贝赛思贵。不过要提醒大家,每年还有1-3万的校服、餐费、活动费这些杂项开支。
第二问:课程体系怎么选?
小学用主题式探究课程,初中开始IB+英国课程混搭,高中分IBDP和美高AP双轨。特别的是他们周三下午不上正课,全部是骑马、编程、戏剧这些拓展课,我亲眼看到有小学生用3D打印机制作恐龙模型。
第三问:外教水平靠谱吗?
目前师生比1:7,外教占60%以上,多数来自英美私立名校。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所有老师办公室都设在教室后面,下课随时能找老师答疑。不过也有家长反映,低年级外教流动性略高。
第四问:中文教学够不够?
每天至少2节中文课这点很加分,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我翻过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本,发现他们既要写古诗词赏析,也要做中英文双语演讲,这点比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强。
第五问:升学成绩如何?
首届毕业生75%进了全球Top50大学,最亮眼的是有个学生同时收到帝国理工和罗德岛设计学院的offer。不过要客观说,比起深国交这样的老牌名校,顶尖录取数量还有差距。
第六问:什么样的孩子适合?
通过和在校生聊天发现,三类学生最适应:一是喜欢项目制学习的,二是艺术或科技有特长的,三是家长希望保留国内基础教育优势的。如果孩子特别适应传统刷题模式,可能会觉得这里的自主探究课程吃力。
对了说句大实话:选国际学校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家孩子。建议有意向的家长一定要参加开放日,最好带孩子体验试听课。上次我去参观时,看到有个小男孩在科学课上把机器人改装成"自动喂猫机",这种创造力可不是试卷能考出来的。
荟同国际学校和其他国际学校对比,哪家更适合孩子?
一、课程体系:中西融合VS传统路线
荟同的课程主打“中西融合”,比如小学阶段用中国数学教材搭配美国科学课,中学引入项目制学习。这种模式适合想让孩子既有扎实基础,又能灵活应用知识的家庭。而像一些老牌英式或美式国际学校,课程更偏向本土化,比如纯IB或A-Level体系,学术压力相对集中,更适合目标明确、想专攻欧美升学的孩子。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从小适应探究式学习,喜欢动手实践,荟同的跨学科项目会更对胃口;但如果孩子擅长考试,家长更看重成绩单的“硬指标”,传统国际学校或许更稳妥。
二、师资力量:稳定性是关键
荟同的外教比例较高,大部分老师有海外名校背景,课堂风格偏开放,鼓励学生提问。不过新学校普遍存在师资流动性问题,这点家长得做好心理准备。相比之下,一些办学久的国际学校,比如深外国际部、贝赛思,教师团队更稳定,教学大纲也更成熟。
建议家长实地考察时,重点关注老师的带班年限和师生互动模式。比如荟同的导师制,每个学生有专属成长跟踪,这点对小龄孩子很友好。
三、学费性价比:值不值看细节
荟同的学费在深圳国际校中属于中上水平,幼儿园到高中一年大约20-30万,包含大部分课外活动和基础硬件使用费。而像哈罗、曼彻斯通这类英式学校,学费更高(年均30万+),但部分特色项目需额外付费,比如马术、高尔夫等。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考虑类似南山国际、蛇口国际等性价比更高的老牌学校,不过这类学校学位紧张,入学门槛也水涨船高。
四、校园氛围:小而美还是大而全
荟同的校区设计走“精品路线”,艺术工坊、科技实验室配置齐全,但整体规模不如一些集团化办学的国际学校。比如诺德安达、爱文世界学校,校区更大,全球资源共享的优势明显,适合经常跨国转学的家庭。
不过荟同的社区文化更紧密,家长反馈“像个小大家庭”,节日活动、家长课堂参与度高。如果希望孩子不被“放养”,这类氛围可能更合适。
五、升学支持:早规划很重要
荟同的升学指导从九年级开始介入,会根据学生兴趣定制背景提升方案,比如科研项目、国际竞赛资源。而一些主打学术的学校,如贝赛思,更倾向于用高GPA和标化成绩冲刺名校。
如果孩子有偏科或特长(比如艺术、工程),荟同的个性化路径更有优势;但如果孩子是“全能型选手”,传统强校的升学率数据可能更吸引人。
六、家长真实反馈:听听他们怎么说
和几位在读家长聊过,荟同家长提到最多的词是“包容”——“孩子敢在课堂反驳老师观点,老师会认真讨论”。但也有家长吐槽管理不够严格,作业量偏少。相比之下,贝赛思家长普遍反映“学术抓得紧,孩子自理能力进步快”,而深外国际部的家长更满意“中文教学不掉队”。
所以归根结底,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适合的方向。建议带孩子参加开放日,观察他在不同校园环境下的状态,比光看排名更靠谱。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