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为孩子选择国际高中是很多家庭的"必修课"。作为接触过上百个择校家庭的从业者,我个人觉得了5条实用经验,帮你避开80%家长踩过的坑。
第一看课程体系最关键。浦东的XX国际高中IB课程通过率连续5年超95%,而闵行某校去年AP五分率才38%,课程实力直接影响升学结果。第二要实地考察食堂和宿舍,徐汇某知名学校曾因食堂卫生问题上过热搜,别被官网照片忽悠。第三关注外教稳定性,静安某校去年换了3任校长,教师流动率高的学校要谨慎。第四别迷信"全外教",黄浦某校数学课用纯英文教学,结果学生半数听不懂。第五比较隐形费用,虹口某校每年额外收取6-8万活动费,远超宣传的学费标准。
建议家长列个对比表,把课程类型、师资配比、近3年升学去向、年度总费用(含隐性支出)、通勤时间等做成Excel对比。去年有位家长通过这个方法,最终在长宁和普陀的3所学校里选到了性价比最高的。
上海国际高中学费,民办VS外籍学校差多少?
一、民办国际高中,性价比里的“战斗机”
上海的民办国际高中一年学费基本在10万到25万之间,分三档,
经济款(10-15万/年),比如闵行某双语学校、浦东某实验中学国际部,主打小班教学和双语课程,适合预算有限但想接触国际教育的家庭。
中端款(15-20万/年),像包玉刚、世外这些老牌校,课程体系更成熟,IB/AP课程全乎,还有海外大学合作资源。
顶配款(20万+),协和、平和这类学校,自带游泳馆、剧场,外教比例能到40%,课外活动多得挑花眼。
划重点,民办校最大的优势是入学门槛相对灵活,不少学校接受中国籍学生,中考成绩也能当敲门砖。但别光看学费——校车费一年1万起,夏令营动不动两三万,这些隐形支出得提前算账。
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教育的“顶配版”
这类学校主要服务外籍家庭,学费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入门级(20-25万/年),像英国某外籍学校、新加坡国际学校,课程偏重本国体系,适合有明确留学方向的孩子。
豪华级(25-35万/年),德威、惠灵顿这些老牌贵族校,光建校费就得收十几万,马术、高尔夫成标配课程。
天花板级(35万+),美国学校、法国学校等,全外籍教师团队,教材和海外本部同步,连午餐都是进口食材。
特别注意,这类学校硬性要求孩子持外国护照,部分学校还要求家长至少一方有外籍身份。虽然贵,但人家确实有底气——毕业生直通常春藤的比例能到30%,这钱花得值不值,就看家底厚不厚了。
三、民办VS外籍,差的不只是钱
1. 课程差异
民办校常见“中西合璧”模式,语文、历史这些国内课程照常上;外籍学校完全走IB/AP/A-Level路线,中文课反倒成了选修。
2. 师资对比
民办校外教比例通常在30%左右,很多是合同制教师;外籍学校80%以上是海外派驻教师,稳定性强,但教学风格更“原汁原味”。
3. 隐形价值
外籍学校的家长群多是跨国企业高管,自带人脉资源;民办校家长以中产家庭为主,更看重实用性和升学结果。
四、家长怎么选?记住这3条
1. 看孩子适应性,英语基础弱的孩子进纯外籍学校,可能连数学课都听不懂,不如先选双语过渡。
2. 算长期账本,外籍学校每年5%左右的学费涨幅是常态,12年读下来得多备百来万。
3. 盯升学出口,民办校美国前30大学录取率约15%,顶尖外籍学校能冲到40%,但竞争也更激烈。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别光盯着学费数字。民办校里藏着不少黑马,外籍学校也不是越贵越好。多跑几场开放日,带孩子试听两节课,比看十篇攻略都管用。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何必非挤浦东那条“国际教育街”?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