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家长私信咨询上海德闳国际学校,今天我就把家长们最关心的12个问题整理成干货。作为实地探访过3次的“老江湖”,这里没有官方套话,只有接地气的真实分享。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2024年最新标准显示,小学部每年23.5万,初中26.8万,高中29.6万。这个价格在国际学校梯队里属于中上水平,但包含了特色课程费用。比如他们的"未来创新实验室"项目,光是设备投入就超千万,学生可以接触3D打印、AI编程等前沿科技。

课程设置很有特色,小学阶段采用双语浸润式教学,每天下午3点后的特色课可选马术、STEAM工坊或非遗手作。去年毕业生里有拿到罗德岛设计学院offer的,就是因为持续参加了陶艺大师班。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这里?从我接触的在校生来看,三类学生适应得最好:一是对跨学科项目有兴趣的,比如有学生把昆曲元素融入机器人设计;二是家长重视全人教育的,学校每周有半天的社区服务实践;三是计划本科留学的家庭,他们的升学指导从初二就开始个性化规划。

校园环境绝对算得上"顶配",光是恒温泳池就有两个,图书馆中英文藏书量超过8万册。但要注意的是,学校对电子设备管理非常严格,中学部学生每周只有2小时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

很多家长问要不要提前准备入学考试,根据在读家长反馈,小学部主要考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有个5岁孩子因为能用乐高完整复述《三只小猪》故事被破格录取。中学部则会加测学术潜力,去年有道题是让学生用英文解说如何解决小区垃圾分类难题。

对了说说隐形消费,除了学费还要预留5-8万/年的活动经费。比如去年组织的南极科考营,14天费用就超过10万。不过学校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去年有学生因发明"智能助老拐杖"拿到全额奖学金。

上海德闳和包玉刚实验学校哪个更适合普通家庭?

上海德闳和包玉刚实验学校哪个更适合普通家庭?

学费差距有多大?先看钱包能不能扛住

普通家庭最关心的肯定是学费。德闳作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费大概在20万到25万一年,具体看年级。包玉刚实验学校更“贵”一筹,小学到高中平均每年25万到30万左右,加上校车、活动这些杂费,实际开销可能更高。

不过别光看数字,包校有奖学金制度,成绩特别优秀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有机会减免部分费用。而德闳虽然整体费用稍低,但课外活动多,夏令营、国际竞赛这些额外支出也得提前考虑。普通家庭如果预算在20万上下,德闳压力会小些;要是想冲刺包校,建议留出至少30万/年的教育基金。

课程设置:国际化路线也有区别

德闳主打的是IB课程体系,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衔接。IB的特点就是“全人教育”,作业量大,要求孩子能自主规划时间。比如初中阶段就有独立研究项目,得自己查资料、做实验、写报告。适合学习习惯好、抗压能力强的孩子。

包校则是“中西混搭”路线,小学初中用上海课程融合国际元素,高中阶段才转IGCSE和IB。低年级更重视传统文化和双语基础,语文课甚至比公立学校还扎实。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太小接触全英文教学跟不上,包校的过渡会更平缓。

师资和班型:小班制背后的细节

两所学校都是小班教学,但具体配置不同。德闳每个班25人左右,外教比例高,特别是高中部基本全英文授课。包校班级更小,约20人一班,中外教搭配更均衡,低年级每班配一名中方班主任。

这里有个隐藏问题:外教流动性。德闳的外教合同大多2-3年,包校因为办学时间更久,教师团队相对稳定。普通家庭如果重视老师长期陪伴,这点要多打听在读家长的实际反馈。

入学门槛:哪家更容易进?

包校的入学竞争堪称“地狱级”。每年报名人数超招生名额10倍不止,除了孩子要通过学科测试、小组活动观察,家长面试也得“过关”。有家长开玩笑说,包校的家长群聊都能聊出985论文的感觉,毕竟学校特别看重家庭的教育理念是否契合。

德闳的录取率稍高一些,但对英语要求严格。小学部入学就有全英文一对一面试,初中以上需要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如果孩子从小没接触过国际课程,突击准备会比较吃力。

校风差异:要“鸡血”还是“佛系”

两所学校的氛围截然不同。德闳的学生明显更“拼”,IB课程本身强度大,加上学校鼓励参加国际竞赛,图书馆经常晚上八九点还亮着灯。包校则强调“全人发展”,艺术、体育资源投入多,光是帆船、马术这些课外班就让其他学校羡慕。但别以为轻松——包校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个个顶尖,既要搞活动又要保成绩。

普通家庭怎么选?

说到底,选学校得看家庭规划。如果铁了心让孩子本科出国,德闳的IB体系更有优势;要是还没决定是否走国际路线,包校的弹性更大,初升高时还能转回公立体系。另外建议实地考察,德闳在闵行,包校在长宁和松江有校区,接送是否方便也很重要。

亲情提示一句:国际学校不是“托儿所”,家长得深度参与。无论是德闳的项目制学习,还是包校的课外活动,都需要家长花时间配合。如果工作太忙顾不上,再好的学校也难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