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准备去英国读研的同学们,2025年的申请季就要来了,你们是不是对英国的学制还一头雾水?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
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我表弟申曼大,以为英国硕士都是1年制,结果稀里糊涂申了个研究型硕士,差点因为学制搞错耽误入学。英国硕士学制这事儿,其实藏着三个关键点,
第一,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基本是1年制,9月开学到次年9月交论文。但像爱丁堡大学的某些商科专业,现在也开12个月带实习的课程了。
第二,研究型硕士(MRes/MPhil)普遍1.5-2年,适合想读博的同学。重点来了!伯明翰大学的材料科学专业,今年悄悄把研究型硕士延长了3个月,这事儿官网上都没明说。
第三,部分特殊专业比如建筑学、临床医学,学制会更长。比如UCL的建筑硕士有15个月带实地考察的课程,利物浦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甚至要21个月。
申请时间轴要记牢,2025年9月入学的同学,今年9月就得开始准备文书,圣诞节前完成网申最稳妥。我强调一点,布里斯托大学的热门专业,去年12月就关闭申请通道了。
费用方面给大家划重点,伦敦地区1年制硕士总花费约35-45万(学费+生活费),非伦敦地区能省8-10万。英镑汇率波动大,建议看到汇率降到8.8以下就分批换汇。
常见误区提醒,
1. 不是所有1年制硕士都"水",牛剑的硕士课程强度大到让你怀疑人生
2. 研究型硕士每周要和导师meet两次,社恐慎选
3. 1月开学的专业选择少,部分专业不提供春季入学
打算2025年去英国读研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语言成绩了。今年有个新变化,帝国理工开始接受PTE Online成绩,但曼大环发学院突然不再接受多邻国,这些细节千万要盯紧。
2025英国留学费用涨了多少?
学费,文科涨得少,理工科“刹不住车”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英国大学学费每年都会“惯例式”微调,但2025年涨幅明显比往年狠。普通本科文科专业(比如商科、教育类)一年学费从2024年的2.2万英镑涨到2.4万英镑左右,涨了差不多10%。而理工科更夸张,像计算机、工程这类热门专业,部分学校直接冲上3.5万英镑(比如帝国理工),比去年贵了15%。
G5名校(牛津、剑桥等)依旧是“天花板”,文科硕士一年3万英镑起跳,理工科直奔4万英镑。不过曼彻斯特、格拉斯哥这类非G5但排名靠前的学校,学费相对“亲民”,文科硕士大概2.5万英镑,适合预算有限但想冲排名的同学。
生活费,伦敦和非伦敦地区差距拉大
除了学费,生活费也“蹭蹭涨”。按英国官方要求,留学生每月最低生活费标准从2024年的£1,334提高到£1,450(伦敦地区£1,750)。但实际花销嘛……懂的都懂!
住宿,伦敦单间月租涨到£1,200-£1,800,非伦敦城市(比如伯明翰、利物浦)£600-£900。不少学生吐槽,“学校宿舍比校外还贵!”
吃饭,自己做饭的话,每周伙食费大概£50-£80,但如果顿顿外卖或下馆子,翻倍都不止。
交通,伦敦地铁单程票涨到£2.8,办张Oyster学生卡能省点,但通勤费一年至少£1,000。
其他隐形开销,签证、医保一个不能少
很多人容易忽略签证和医保这些“固定成本”。2025年留学生签证费从£490涨到£600,医疗保险(IHS)更是离谱,一年直接收£1,035(之前是£624)。加上机票、课本、社交活动,一年至少多准备£3,000-£5,000备用金。
为啥涨这么多?
说白了就俩字,通胀!英国这几年物价飞涨,大学运营成本也跟着飙升。实验室设备、教职员工资、能源费……这些钱对了都得从学费里找补。再加上英镑汇率波动(英镑对人民币涨到9.3左右),对国内家庭来说,相当于“双重暴击”。
普通人怎么省钱?
1. 选城市比选学校更重要,比如同样的专业,谢菲尔德大学比伦敦政经(LSE)便宜近40%,但教学质量并不拉垮。
2. 盯紧奖学金,很多学校针对国际生有“早鸟奖学金”,申请截止前提交材料,能省£2,000-£5,000。
3. 打工+实习,学生签证允许每周打工20小时,时薪最低£11.44,覆盖伙食费没问题。
2025年去英国留学,一年没个£40,000-£50,000(约合人民币37万-46万)真扛不住。但话说回来,如果专业选得好(比如人工智能、金融数学),毕业后回国的薪资优势还是能“回血”的。准备冲的同学们,赶紧把预算表做起来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