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这事儿,2025年到底难不难?一同事收到几十条私信都在问这个。作为帮300多个学生申请过坡县高校的“懂行的人”,今天说点大实话。

第一,签证政策会有微调。上个月新加坡移民局刚开完会,朋友透露2025年可能会增加资金流水审核项。不是说要冻结存款,但银行卡里得保持3个月有15万余额,这和去年比涨了2万。

第二,学费还得往上窜。南洋理工商科硕士今年已经涨到28万了,按每年5%的涨幅算,2025年突破30万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政府助学金倒是没缩水,成绩前30%的学生照样能申请到40%减免。

第三,宿舍越来越难抢。去年NUS的新生里,有三分之一得自己租房。建议现在就开始关注加冷、金文泰这些地铁站周边的房源,单人间月租基本在6000-8000人民币之间。

第四,语言门槛有松动。虽然官网写着雅思6.5,但实际录取的工科生里有雅思6.0的案例。不过商科传媒类专业反而更严了,去年有个学生雅思7.0还被要求面试英语能力。

第五,就业市场出现新趋势。接触的雇主里,跨境电商和新能源企业招人最多,给出的EP签证月薪基本在2.5万人民币以上。有个学环境工程的女生,去年毕业拿了3个offer。

要是你现在大二大三,建议重点刷GPA和实习经历。认识个双非学生,靠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打杂半年,说一千,道一万成功申到NTU的硕士。记住,早规划比啥都强。

新加坡留学一年需要多少费用?

新加坡留学一年需要多少费用?

一、学费,公立VS私立,差距有多大?

新加坡的大学主要分公立私立两类,学费差异明显。

公立大学(如NUS、NTU),

本科一年学费约1.5万-2.5万新币(人民币7.5万-12.5万),热门专业如医学、商科可能更高。政府提供助学金(Tuition Grant),申请后学费能减半,但毕业后需在新加坡工作3年。

私立大学(如SIM、Kaplan),

学费相对低一些,一年约1万-1.8万新币(人民币5万-9万),具体看专业。比如商科、传媒类课程,很多是和英美澳大学合办,性价比不错。

划重点,公立大学门槛高但性价比更高;私立适合成绩中等但想快速毕业就业的同学。

二、生活费,吃住行,怎么省?

生活费因人而异,但普通留学生一个月1000-1500新币(人民币5000-7500)基本够用。

1. 吃饭

食堂/小贩中心,每餐4-8新币,一个月400新币左右。

自己做饭,每周去超市买食材,100新币能搞定。

下馆子?普通餐厅人均20新币,偶尔改善伙食可以,天天吃钱包顶不住。

2. 住宿

校内宿舍,每月400-800新币(双人间到单人间),但名额紧张,得抢!

校外租房,组屋单间600-1000新币,公寓更贵。建议找同学合租,分摊水电费。

3. 交通

地铁公交卡(EZ-Link)一个月50-80新币足够。新加坡地方小,很多学校附近租房的话,步行或骑车就能解决。

三、其他杂费,别小看这些零碎开销

签证费,学生签证申请费约90新币,保险一年200-300新币。

书本材料,公立大学每年200-500新币,二手书或电子版能省不少。

电话费,每月20-30新币,流量够用。

娱乐购物,看电影、买衣服这些,每月留200新币预算,毕竟不能天天宅着对吧?

四、真实案例,一年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举个例子,小A在NUS读商科本科,学费每年2万新币(申请了助学金后),住校外组屋单间每月800新币,吃饭+交通+杂费每月1200新币。

总开销≈ 学费2万 + 生活费(12个月×2000)= 4.4万新币(约22万人民币)。

如果读私立大学,学费按1.5万新币算,生活费控制紧一点(比如合租、少外食),一年大概3万新币(15万人民币)也能拿下。

划重点,省钱妙招

1. 申请奖学金,公立大学有各类奖学金,成绩好能覆盖部分学费。

2. 打工兼职,留学生每周合法打工16小时,时薪10-15新币,赚点零花钱没问题。

3. 关注汇率,新币兑人民币波动大,趁汇率低的时候多换点。

4. 二手交易,教材、家具上Carousell(本地二手平台)淘,能省则省。

新加坡留学一年费用大概在15万-25万人民币之间,具体看学校和生活方式。提前做好规划,少交“智商税”,完全能在高质量教育和合理开销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