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领科国际学校作为沪上老牌国际化教育机构,一直是家长圈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家长最关心的三个维度——课程体系、招生门槛、升学成果,带您全面了解这所学校的真实情况。
一、课程设置,主打A-Level,兼顾兴趣培养
学校以英国A-Level课程为核心,开设数学、物理、经济等20余门选修课。不同于传统国际学校的"全盘西化",领科特别设置国学课程,每周三下午的书法工坊成为学生放松身心的热门选项。实验楼顶层的星空观测台,更是物理课实践教学的特色场地。
二、招生流程,分批次考核,看重综合素质
每年3月和11月开放两轮招生考试,笔试包含英语、数学、逻辑三部分。去年考生家长张女士分享经验,"英语作文题是'描述你家乡的一道美食',孩子写小笼包的制作过程得了高分,考官更看重观察力而非复杂词汇。"
三、升学去向,牛剑录取率稳居华东前三
近三年毕业生中,85%进入全球Top50院校,2023届更收获牛津大学4枚、帝国理工11枚录取通知。升学指导老师李老师透露,"我们鼓励学生参加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等特色实践活动,这些经历在文书撰写时往往成为亮点。"
食堂的葱油拌面、图书馆的24小时自习区、宿舍楼的共享洗衣房...这些细节构成真实的校园生活。家长王先生坦言,"参观时看到走廊里学生自制的环保装置,瞬间感受到这里的创新氛围。"
上海领科国际学校入学考试考什么?
一、英语能力是硬门槛
领科对英语的要求在沪上国际高中里排第一梯队。考试分笔试+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考阅读、写作和听力。
阅读,4-5篇短文,题材覆盖学术文章、新闻报道,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段落匹配。别小看这个部分,词汇量要求接近雅思6分水平,比如去年考过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议论文,不少学生反映生词量大。
写作,常考议论文和图表分析。比如“是否应该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这类话题,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偷偷说一句,平时多积累教育类、科技类话题的英文表达很管用。
听力,语速接近托福Lecture部分,内容涉及课堂讨论、校园生活对话。建议多听BBC 6 Minute English这类材料练耳朵。
面试一般是外教一对一,10分钟左右。除了常规的自我介绍、兴趣爱好,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领科”、“未来想学什么专业”这类开放式问题。关键要自然流畅,千万别背稿子!
二、数学考试有门道
数学卷分中英文两种,家长报名时记得确认选哪种语言。考试范围覆盖初中知识点,但题型比中考灵活。
知识点,函数、几何证明、概率统计是高频考点。去年秋季考过一道结合抛物线和实际应用题,要求学生计算篮球抛物线轨迹的最高点。
难度分级,体制内学生普遍反映难度中等,但国际课程学生要注意中英术语差异,比如“二元一次方程”英文叫“simultaneous equations”。
刷题建议,重点练领科往届真题,某宝能买到《领科数学真题汇编》。每周做2-3套限时训练,掐表做题特别重要——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时间不够用。
三、科学考试看基础
报考A-Level课程的学生需要加考物理或化学(二选一),知识点以初中内容为主,但会涉及少量高中衔接内容。
物理,重点复习力学和电学,去年考过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电路图设计题。实验题占比约20%,比如给数据表格分析电阻规律。
化学,摩尔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实验现象描述是常客。注意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比如“催化剂”要会写catalyst。
备考技巧,把初中课本里的实验流程图再过一遍,领科特别喜欢考学生用科学思维解释现象。
四、“老江湖”的实战经验
1. 提前半年准备,英语靠突击很难过关,建议每天保持1小时精读训练,推荐《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和《经济学人》青少年版。
2. 面试别踩坑,有学生曾被问到“读的一本书”,结果说了《哈利波特》却讲不出深层感悟。准备3-5个能体现个人特点的故事,比套模板加分得多。
3. 关注学校动态,领科每年3月有开放日,能提前了解课程设置。去年开始新增了小组讨论环节,5-6人一组辩论社会热点话题,考验临场反应。
学姐提醒家长,领科考试通常每年有3场(11月、3月、5月),越早考录取名额越多。如果第一次没通过,可以针对性补弱项再战——去年有个学生英语差2分,专门找了外教练了三个月口语,第二次面试直接拿了A。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