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招聘季到来,不少老师盯着高薪想跳槽。但您知道吗?国际高中筛简历时最看重这5个细节。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某知名国际高中招数学老师,收到200多份简历,对了只留了3人面试。为啥?因为其他人都卡在了基础门槛上。
第一硬指标是双语证书。别以为有教师资格证就够了,国际学校必看TEFL/TESOL证书。北京某校招聘负责人透露,"去年有32%的应聘者因为缺这个证被筛掉"。第二看留学背景,特别是英美澳加学历。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去年新招的12位教师中,9人有海外硕士学历。
第三点常被忽视,跨文化适应力。广州某国际高中校长举例说,"有个老师教学能力很强,但因为不能接受外籍校长直接沟通的方式,三个月就离职了"。第四是竞赛指导经验,特别是AMC、物理碗这类国际赛事。说一千,道一万是年龄限制,28-40岁最受欢迎,超过45岁除非特别优秀才会考虑。
想进国际学校当老师的朋友,建议先补足这5项条件。现在很多机构提供TEFL证书线上培训,3个月就能拿证。有老师分享经验,"我周末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既练英语又积累跨文化经验,面试时特别加分。"
国际学校教师真实薪资大公开
一、工资构成,远不止“月薪”这么简单
国际学校教师的薪资通常由基本工资+课时费+补贴+奖金组成。
基本工资,刚入职的新手教师,一线城市一般在1.2万-1.8万元/月,二三线城市可能降到8千-1.2万元。
课时费,按课时计算,一节课(40-50分钟)80元-200元不等。带AP、IB课程的老师课时费更高。
补贴,住房补贴(每月1500-3000元)、交通补贴(500-1000元)、外教还有“安家费”(一次性3万-8万元)。
年终奖,多数学校发1-3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个别学校会按绩效考核额外发放。
举个例子,北京某知名国际学校的中教老师,3年经验,月基本工资1.5万,带2个班的IB课程,每月课时费约3000元,加上住房补贴2000元,实际月收入接近2万。
二、地区差异,一线城市“高薪”背后的真相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外籍教师年薪普遍25万-50万元(含各类补贴);
本土教师年薪15万-30万元。
二线城市(杭州、成都等),
外教年薪18万-35万元;
本土教师年薪10万-20万元。
三线城市,薪资可能比二线再低20%-30%,但生活成本也大幅下降。
不过要注意,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竞争激烈,很多岗位要求硕士学历+海外背景+5年以上经验,甚至要求有IB/AP课程授课资质。而二三线学校门槛稍低,但薪资涨幅空间有限。
三、外籍VS本土教师,同工不同酬?
国际学校里,外籍教师和本土教师的薪资差异一直存在。比如同样教高中英语,
外教可能拿3万/月(含住房补贴);
本土教师可能只有1.8万/月。
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学校的“国际化形象”需求,以及外教招聘成本更高(如签证、保险等)。不过近几年,国内优秀教师的薪资正在逐步向资深外教靠拢,尤其是双语学科(数学、科学)的骨干教师。
四、隐形福利,别人羡慕的“附加项”
除了工资,国际学校老师的福利往往很“实在”,
1. 子女入学优惠,教职工子女可减免50%-100%学费(国际学校学费年均20万-30万,这一项等于变相涨薪);
2. 带薪假期,寒暑假合计3个月左右,期间工资正常发放;
3. 培训机会,学校资助参加IB Workshop、海外进修等(价值2万-5万元/次);
4. 保险年金,六险一金+补充商业保险是标配,部分学校为外教缴纳国际医疗保险。
五、行业现状,高薪背后也有门槛
想进国际学校当老师,至少要过三关,
1. 学历关,90%以上学校要求硕士学历,且优先考虑QS排名前200的海外院校毕业生;
2. 资质关,教师资格证是基础,IB/AP/A-Level等课程认证证书能直接提升竞争力;
3. 经验关,3年以上国际课程授课经验是大多数学校的“隐形门槛”。
另外,双语教学能力几乎是硬性要求。比如教化学的老师,既要精通学科知识,还得能用英语流畅讲解实验原理。
六、真实体验,钱多事少?不存在的
一位在上海某国际学校工作的老师说,“早上7点到校备课,下午4点学生放学后要开会、批作业、联系家长,晚上经常忙到8点多。周末还得带社团活动。”
高薪对应的是高强度的工作量,除了教学,还要承担活动策划、家校沟通、学术竞赛辅导等任务。如果带毕业班,寒暑假也可能被压缩。
国际学校教师的薪资确实高于普通公立学校,但这份工作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承担的压力也更大。想入行的朋友,建议先评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抗压水平,再结合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