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西南教育高地,国际学校数量已达37所,但真正了解这些学校的家长不足三成。本文以实地探访数据为基础,结合在读家长真实反馈,带你看懂成都国际教育现状。

【学费真相】成都国际学校年收费集中在12-28万区间。以某知名英式学校为例,小学部16.8万/年含餐费,初中部新增实验室使用费后达21.6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会收取3-8万的"建校费",家长需在签约前确认收费明细。

【六类适配家庭】

1. 计划本科留学的家庭(占比67%)

2. 工作常驻海外的外派人员子女

3. 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创新型家长

4. 接受国际课程体系的教育理念

5. 能承担持续12年教育投入

6. 重视双语能力的家庭

【择校三大误区】

误区一,IB课程适合所有学生(实际AP课程更适合偏科生)

误区二,外教越多越好(合规学校中教占比需达40%)

误区三,12年一贯制最省心(转学率显示初中阶段有27%家庭会二次择校)

【家长最关心的5个问题】

1. 学籍问题,双轨制学校可保留国内学籍

2. 课程衔接,建议五年级前转入国际体系

3. 师资流动,成都外教平均任期2.3年

4. 升学指导,标配服务VS付费增值服务

5. 校园安全,监控覆盖率达98%的学校名单

走访中发现,某美式学校家长自发组建的"课程监督群",通过定期与教学主管沟通,成功优化了科学课 实操部分。这种家校互动模式值得借鉴。

成都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准备攻略

成都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准备攻略

一、考试考什么?先摸清门道

成都的国际学校入学考试一般分三个板块,英语笔试、学科笔试、面试。不同学校侧重点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一致——考察学生的学术基础和适应国际化教育的能力。

1. 英语笔试

听力阅读是重点,题型接近雅思、托福,但难度稍低。比如青苗、墨尔文等校常考短文填空、观点匹配题。

写作部分要求写议论文或信件,主题贴近生活,比如“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本地化提示,成都部分学校会加入“中西文化对比”类题目,比如“如何向外国人介绍川菜”。

2. 学科笔试

数学必考,难度参考国内初三水平,但题目多为英文出题。重点复习代数、几何,尤其是应用题。

部分学校加试科学(物理、化学),比如成都乐盟、爱思瑟,题目注重实验思维,比如“设计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

3. 面试

形式灵活,有一对一、小组讨论、家庭面谈等。常见问题,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别光说“学校好”,要结合自身兴趣,比如“我喜欢学校的机器人社团”)

你未来想学什么专业?(哪怕没想清楚,也要展现探索意愿,比如“我对环境科学感兴趣,但想通过课程进一步了解”)

二、备考怎么做?抓重点、“防坑”点

1. 英语突击,别只背单词

听力,每天听15分钟BBC 6分钟英语或TED-Ed,重点练抓关键词,比如数字、转折词(but/however)。

阅读,刷题时先看题目再读文章,尤其是成都学校爱考的“段落主旨题”。推荐《中学生英语阅读周计划》。

写作,积累万能句型,比如表达观点的“From my perspective…”,但一定要结合具体例子,避免空洞。

2. 数学,吃透基础题

先确保中文题都会做,再过渡到英文术语。比如“二次函数”叫“quadratic function”,网上找份国际课程数学词汇表背熟。

重点练应用题,比如利润计算、行程问题,考试时注意单位换算(有些题用英制单位)。

3. 面试,练胆量+讲故事

对着镜子练自我介绍,控制在1分钟内,突出一个亮点(比如擅长编程、坚持练书法)。

提前准备3-5个“小故事”,例如,

克服困难的经历(比如独立完成科学项目);

团队合作案例(和同学组队打比赛);

兴趣爱好带来的收获(弹钢琴如何培养耐心)。

三、成都家长常踩的3个坑

1. 盲目刷题,忽视思维训练

国际学校考试更看重逻辑和表达,比如数学题让你解释解题思路。平时做题多问自己“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2. 临时抱佛脚

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尤其是热门学校。建议提前3-6个月准备,每周固定时间练英语和数学。

3. 忽视家庭准备

部分学校面试会问家长教育理念。提前想清楚,为什么选国际学校?孩子未来规划是什么?避免回答“朋友家孩子都读国际学校”。

四、实用资源推荐

英语

听力,每日英语听力APP(搜“中学生听力”);

阅读,Twinkl网站免费下载国际学校练习题。

数学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英文数学课;

《IGCSE数学真题集》。

面试

关注学校公众号,了解最新活动(比如开放日主题);

模拟面试找英语老师或留学机构练一次。

对了的小提醒,成都国际学校虽有竞争,但也没想象中难。关键是把准备做细,比如提前访校、和在校生聊聊真实体验。备考期间保持好心态,多鼓励孩子,比熬夜刷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