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群里看到不少人在问,"顺义国际学校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选?"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专门跑了3趟校区,整理了这份接地气的择校攻略。先放结论,这所学校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具体适不适合,还得看您家的情况。
先说基本情况,顺义国际学校创办快30年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课程设置,小学部用的是IB-PYP课程,到了初中转成英国Key Stage体系,高中又衔接A-Level课程。这种"三段式"教学特别适合打算让孩子中途转轨国际教育的家庭。
关于学费这块,我拿到的最新数据是,
幼儿园阶段每年18万左右
小学部22-25万
初中部28万
高中阶段突破30万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学费还要准备校车费(1.2-2万/年)、课外活动费(3-5万)这些隐形开支。
入学流程分三步走,
1. 线上报名后要提交近两年成绩单
2. 5-12岁孩子需要参加MAP测试
3. 家长面谈环节会重点问家庭教育理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三年级以上插班需要英语达到CEFR B1水平,相当于雅思4分左右。
实地走访时,我随机采访了6位在校家长。张妈妈说她家二宝在这读了4年,最满意的是分级阅读系统,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书单。但李爸爸吐槽食堂菜品单一,西餐比例太高,孩子经常吃不饱。
对了说点个人看法,如果确定要走国际路线,这里确实是北京东北部最好的选择之一。但如果是普通工薪家庭,建议慎重考虑经济压力。我认识有位家长为了供孩子读书,把顺义的房子都换到河北去了。
常见问题,
Q,有学籍吗?能参加高考吗?
A,纯外籍学校,没有国内学籍
Q,外教流动大不大?
A,主科老师平均任教5年以上
Q,放学后有托管吗?
A,最晚能留到18:30,每小时收费80元
注,本文基于2024年4月最新调研数据,实地考察时间3月15-18日,文中家长均为化名,具体费用以校方公布为准。
顺义国际学校各学段真实体验,幼儿园到高中区别有多大?
幼儿园,玩中学,规矩从“小细节”开始
顺义国际幼儿园的教室,推开门就像进了童话屋——矮矮的小桌椅、五颜六色的手工墙、角落里的绘本角。3-5岁的娃在这儿可不光是傻玩,外教带着孩子用乐高学数数、用橡皮泥捏字母,连排队洗手都能编成英文儿歌。
不过别以为幼儿园就是“放养”。老师特别看重生活习惯,吃饭前必须用中英文说“请”“谢谢”,玩具用完要归位。一位家长吐槽,“接娃时发现他主动把别的小朋友乱丢的蜡笔收好了,老母亲当场感动到想哭!”
小学部,社团多到选不过来,作业居然能“讨价还价”
到了小学阶段,画风突然活泼起来。每天下午3点后,走廊里全是狂奔的小孩——机器人社、街舞队、烘焙课的报名表得靠“抢”。有个五年级娃甚至自己组了个“昆虫观察团”,老师还真批了经费买显微镜。
作业量和公立校比算轻松,但老师玩出新花样,数学作业可能是“量家里客厅面积”,科学课要拍视频解释彩虹成因。最绝的是,学生如果对作业有意见,可以写“申请信”说明理由,老师真的会调整任务量!一位爸爸笑称,“我闺女现在砍价功力比我强,都是跟老师练的。”
初中部,走班制+“小大人”社交圈
初中开始走班上课,每个学生课表都不一样。理科教室像实验室,文史课的椅子摆成辩论赛的圆圈。午饭时间最热闹,食堂里中餐、西餐、素食窗口排长队,孩子们边啃披萨边聊“周末去哪个同学家写小组作业”。
这阶段明显感觉孩子“要面子”了。校服必须卷起袖口露出手表,手机里ins互相关注成了社交礼仪。有家长发现,孩子为了和韩国同学组乐队,偷偷苦练了三个月吉他。“以前写日记藏床底下,现在直接锁密码本,问就说‘这是隐私’!”一位妈妈哭笑不得地说。
高中部,自由与压力并存的“小大学”
高中部的画风直接对标大学。AP、IB课程自己选,有人高一就修微观经济,有人专攻艺术搞个展。图书馆凌晨还有人赶论文,咖啡机成了最抢手的设备。升学指导老师办公室永远在排队,一个学生说,“我改了8版文书,老师连标点符号都要管!”
但高压下也有小确幸,毕业舞会前,男生们集体跑去裁缝店改西装;感恩节老师会带学生烤火鸡;考完AP那天,整个年级把教学楼变成了水球大战现场。有个毕业生回忆,“对了一个月,我们在天台挂满照片墙,写着‘食堂阿姨打菜手不抖的日子要结束了’。”
从幼儿园到高中,顺义国际学校的节奏就像升级打怪,幼年养成习惯,小学探索兴趣,初中建立社交,高中冲刺目标。每个阶段都有专属的快乐和头疼事,唯一不变的是——孩子们在这儿的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带劲儿”。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