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网搜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信息时候,一定要看日期,看最新的、官网的信息。
不要被老旧信息以及错误信息误导。
非全日制学历遭歧视的情况近些年基本没有了,2016年9月14号,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写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
现在都已经是2025年了,早年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
那时候,不少人都觉得非全日制就是花钱买学历,是个提升学历的快捷小道。
从培养方式来说,整体也比较宽松,和全日制比起来,感觉就不那么正规。
用人单位呢,也不太认可,在招聘的时候,很多都直接把非全日制学历的人拒之门外。
那时候,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真的是处处碰壁,遭了不少白眼。
但是,情况在2016年有了大转变。
2016年9月14号,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里面明确提到,从2017年开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执行一样的政策和标准。
这意味着啥呢?就是说大家考试的难度、招生的门槛都是一样的。
而且,在培养质量上,也坚持同一要求,最后拿到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简单来讲,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全日制的,在国家政策层面,是一视同仁的,没有高低之分。
按道理说,政策都这么明确了,不应该再有歧视了吧。
可现实中呢,还是有那么一些情况让人心里不痛快。
就比如说,前几年有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在就业的时候,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会遇到不平等对待。
督查组一查,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像有些医院招聘,直接就写明要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还有一些地方,招聘公告里规定,某些补贴只有全日制研究生能拿,非全日制的就没份儿。
这一看就是对非全日制学历的歧视嘛。
不过呢,也不能光看这些不好的例子。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政策的变化,用人单位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
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而不是只盯着学历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像互联网、科技领域,只要你有本事,能把工作干好,学历形式就没那么重要了。
大家在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时候,一定要从正确的渠道获取信息。
比如说,多去教育部官网、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官网看看,这些地方发布的政策、信息,那才是最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