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考研的了解并不深入,也就导致不少人仅是听过有所谓的同等学力申硕,但根本不知道指的是啥,为此小编就来针对这一项目进行一下说明!

其实就按照当前国家的规定来讲,所谓的同等学力申硕是在职人员拿硕士学位的一种方式,核心是“先学后考”:不用统考就能入学上课,修完学分、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和论文答辩,就能拿硕士学位证。
但到底具体个人是否可以拿到证书呢,也是有几个关键点的,分别是入学门槛够不够、统考能不能过、论文答不答辩得了、证书用途清不清晰,少一个都可能白忙活。
既然是有区分的了,那么小编就来说下到底入学门槛这一板块是咋定的吧!
其实入学的要求是很简单,有专科或以上的学历就学历,但后续的申硕则是有两个命令的规定的,就是说得本科毕业,并且拿到学士学位满3年。比如你2022年3月前拿到学士学位,2025年就能报名,这是国家统一的硬标准。要是没有学士学位,但已经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也能报。

有的专业则是有特殊情况的,那就是医学类了,这类则是有规培证的规定的,申请的专业得和规培方向对应。别想着跨专业随便报,医学类卡得很严。
要是你本科没学位,或者学位不满3年,多数院校都不收。别信那些“无门槛保申硕”的宣传,十有八九是坑,直接去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招生简章最靠谱。
就拿到统考之前少不了要参加的统考做个说明吧!
其实不复杂的,整个统考就考两门:外国语和学科综合。外语可选英语、俄语、法语这些,多数人选英语,难度比四六级稍低;学科综合考的是你报的专业核心知识,比如学工商管理就考管理学相关内容。
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人员,之后则是做到了进行论文答辩的这个步骤了,这是要重视的环节!
需要明白啊,就是说答辩不是走形式,有明确要求。论文得和专业相关,还得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全抄别人的,查重率一般要求10%以内,正文字数大多要2万字以上。选题别贪大,比如做企业管理的,写“XX公司绩效考核优化”比“中国企业管理研究”容易过,毕竟能结合工作实际找数据。
从提交论文到答辩,一般得半年左右。答辩前一定要多和导师沟通,按导师意见改个三四遍很正常。答辩时评委常问“数据从哪儿来”“研究有啥实际意义”,提前准备好,别和评委争辩,态度诚恳点更容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