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并不了解的人员,我们习惯称之为小白,而这类人员申报广州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的时候到底能不能顺利上岸呢,不好说,毕竟各位的情况也不都完全一致的,详细的请看下文的具体说明吧!

小编只能回答各位说,只要是小白好好准备能上岸,但难度得看报考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入门容易,先上课再考试,适合基础弱的;非全日制统考要先考后入学,英语和专业课得下功夫。术科专业有技能测试,跨专业报考可能要加试,但只要选对方法、规划时间,小白也能顺利考上。
先就难道较低的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进行细讲吧,此方式是先入学后考试,报名时不用参加统考,本科有学位就能报,材料通过审核就能上课。上课安排多数在暑假集中授课,具体时间入学后看课程表,对在职党来说时间压力不算大。
还有别误认为说,入学简单就问了,在就读的期间要修够学分,每门课都有考核,可能是考试或课程论文。学分不够,连参加申硕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之前有个做体育老师的学员,因为缺课太多没修够学分,申硕考试都没法报,白白耽误了时间。
单独就国家组织的考试来讲,就考两门的,外语和学科综合。外语选英语的话,难度在四级到六级之间,没有听力,主要考阅读、写作这些,比考研英语简单些。学科综合考专业核心知识,比如体育教学考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都是上课讲过的内容,认真复习问题不大。

对于小白来讲,另一种进修的方式难度要更大一些了,指的是非全日制统考,这种是先考试后入学,难度比同等学力高一些。考试科目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考政治、英语二,专业课考体育综合,内容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都是学校自命题。
就考试科目中的,英语二来说,它对小白来说可能有点挑战,但比英语一简单,多背单词、刷真题就行。体育综合有指定参考书,比如《运动训练学》用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把教材吃透,再做几套真题,考点摸得差不多了就能过关。
不过有些专业有额外要求。比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专业,要么本科是体育类专业,要么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跨专业报考的话,可能要加试教育学、运动心理学,这些得提前准备。
也不要认为说过了初试就行了,后续要进行复试的环节的,此部分也是要重点关注的,除了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术科类专业还有专项运动技能测试,比如报考篮球教学的要展示运球、投篮这些,测试不合格直接不录取。之前有个跨专业考生,初试分数不错,但技能测试没达标,最后没被录取,特别可惜。
要是让小编来说的话,小白选手想上岸,关键在于选对合适的专业,如果没有体育基础,可选体育管理、体育新闻传播这些偏理论的专业,不用考技能测试,竞争也相对小些。要是有运动特长,报对应的术科专业更有优势,技能测试能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