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读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省心,可好多人读完,都反映收费的问题。
比如,刚开始说3万就能拿下,最后硬生生多花了5万!
这些年免联考项目里的费用套路,真是防不胜防,今天就来扒扒学费咋回事,那些常见的坑该咋避开。
学费看着低,实则藏猫腻
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的学费,表面看确实参差不齐。
便宜的两三万就能读,贵的像MBA、EMBA这类,几十万也很常见。
但你可别被表面数字骗了,好多低价项目都是钓鱼价。
就说我之前咨询过的一个管理学项目,招生老师说全程学费4.8万,等交了定金才告诉我,教材费、讲义费得另算,一门课200块,15门课就是3000。
更坑的是答辩环节,开题报告辅导要5000,答辩评审费8000,这些都不在学费里。
最后算下来,比一开始说的多花了小2万。
还有些项目按学期收费,第一学期收1万,等你读了半年,第二学期突然涨到1.5万,你要是不想读了,之前交的钱也退不回来。
这种情况在一些合作办学项目里特别多,所以报名前一定要问清楚总费用是否包含所有环节,最好让招生方写在合同里。
这些常见套路,看完别再踩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隐性消费,不仔细问根本发现不了。
教材和资料费是重灾区。
有些项目会说免费提供教材,但实际上给的都是电子版,想要纸质版就得花钱买,一套教材下来千八百块。
还有的强制要求买国外原版教材,一本就要好几百,几门课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考试和认证费也容易被忽略。
免联考不代表不用考试,好多项目中期有资格审核考试,考一次就要2000块,不过还得补考,补考费更贵。
最后拿学位的时候,还要交学位认证费,从3000到1万不等,这些招生时根本不会主动说。
线下活动收费也挺坑。
有些项目打着企业参访行业论坛的旗号,让你交活动费,一次500到2000块,说是自愿参加,可不去又怕影响毕业,只能硬着头皮交。
咋避开这些坑?记住这3招
让招生方列详细费用清单,从学费、教材费、考试费到答辩费,一项都不能少,并且注明不再收取其他费用,签字盖章留存。
去年有个朋友就是这么做的,后来学校想收额外的学籍管理费,他拿合同一说,对方立马就怂了。
多问在读学员。
去网上搜搜这个项目的评价,或者找已经在读的人问问,有没有隐藏收费。
我当时报项目前,加了个学员群,里面有人说开题要交指导费,我就提前跟招生方谈,最后把这笔钱免了。
选知名度高的学校。
那些听都没听过的学校,尤其是什么中外联合办学但国内查不到备案的,套路最多。
尽量选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能查到的学校,虽然学费可能贵点,但至少不会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