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听起来高不可攀,但实际上,你还真就能试试。
条件方面,跟全日制博士基本一样,就是要有工作单位的帮助。
一般人,硕士读完,可能真没那个本事申博,但工作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嘛。
小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硕士毕业,在国企干了八年技术,去年,愣是申请上了在职博士。
他总说,“上学时,写论文都费劲,现在,天天跟项目打交道,脑子里,全是能研究的课题,比刚毕业,那会靠谱多了。”
别被“博士”俩字,吓住,在职博士,更看重你的工作经验。
再看小王,在中学,教了十年历史,申请教育博士的时候,光凭她,整理的“乡土历史教学案例集”,就打动了导师,面试时,老师说“这比纯理论研究,有价值多了”。
单位帮助这事儿,其实,没那么难。
这个人在设计院上班,她跟领导说“读博,能帮单位,搞新技术研发”,领导不光批了假,还答应给项目,数据上的帮助。
现在,好多单位,都鼓励员工深造,毕竟博士员工多了,单位申请项目、评资质,都更有底气。
申请流程,也没那么复杂,先找个,研究方向跟自己工作沾边的导师。
小王搞机械制造的,就专门找,研究“智能装备”的导师,邮件里,附上自己做过的项目报告,导师很快,就回信了,说“你的实践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
笔试面试,也偏向实际应用。
笔试考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你,分析行业问题,小王考教育博士时,有道题是,“怎么解决农村中学的,师资流失问题”,她结合自己,支教的经历答,分数比那些理论派,还高。
面试时,别装专家,实话实说,就行。
小王被问“为什么,工作这么久,才申博”,他说“以前觉得,自己水平不够,现在,在岗位上,发现了很多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想系统研究一下”,老师听了,直点头。
给普通上班族,支个招,申博前,先把自己的工作成果,捋一捋。
比如,做销售的,整理客户数据分析;做HR的,总结员工管理案例,这些,都是你的“加分项”。
有人就把她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写成研究计划书,导师一看,就觉得“这研究,有现实意义”。